道真自治縣洛龍鎮:“華橋客棧”女店主張季瓊

2020年09月25日07:30  來源:貴州日報
 

天色剛剛泛白,周圍山上的鳥已經傾巢出動,嘰嘰喳喳的叫聲吵醒了張季瓊,她翻身坐起迷糊了一陣,理了理干淨利落的短發,心裡盤算著今天要做的事。去年提前預訂好的幾戶客人過陣子就要來了,她得等到天氣好的時候,把洗過的床單、被褥再拿出來晒一晒。

盡管連日降雨,可進入7月后,氣溫還是不可阻擋地向上攀升,即便如此,洛龍鎮大塘村的夏天平均氣溫仍然不會超過30度,高海拔和高森林覆蓋率制造出的習習涼風,讓30公裡外的重慶“鄰居”們羨慕不已。一到夏天,經濟條件好點的重慶青壯年,就把無法忍受高溫炙烤的重慶老人和放暑假的小孩送到大塘村,直到夏天過去,孩子開學,才回到重慶。這種“候鳥”般的日子已經持續了6年多。

張季瓊從陽台上探出頭去,外面又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街道兩邊各色客棧的木質招牌都被雨沖洗了一遍,泛著濕漉漉的光澤。這些客棧大同小異,基本上都隻提供住宿房間,沒有餐食,客人可以自由使用廚房自己做飯,說是客棧,實際上更像短租屋。張季瓊不一樣,她家的華橋客棧是村裡最早開辦的一批客棧,也是村裡唯一一個可以給住客提供三餐的客棧,這一日三餐的大廚就是張季瓊自己,通常每天一個人能做十來桌菜。

想到這裡,她禁不住有點得意,打算先去看看自己的菜園,雖隻弄了一畝地,但糯苞谷、豆子、辣椒、綠葉蔬菜一樣種點,都是家常菜必備的食材。這畝菜地給她節約了不少成本。

張季瓊打心眼兒裡盼著7月快點到來。那是大塘村最熱鬧的時候,住進其他客棧的重慶老人們隻能自己買菜做飯,鎮上便在村裡專門開了集市,每周一、三、五開市,附近村裡的農民們都挑著自己種的蔬菜、水果過來售賣,生意好得不得了。

張季瓊愛這份熱鬧,更想念她那些老顧客。有兩個老阿姨每年都來,熱情好客的張季瓊忙上忙下給她們安頓好,做的飯菜也十分可口,閑時還能一起擺一擺“龍門陣”,逗得老阿姨心裡歡喜,竟提出收她做“干媳婦”。

第一次聽她們叫她“媳婦”的時候,張季瓊羞得滿臉通紅。兩個老人的熱情簡直不容拒絕,“媳婦,你缺點啥子菜,我去菜園裡給你摘。”“媳婦,你今天要做哪樣?我來給你洗菜。”不僅嘴上喊“媳婦”,心裡也沒把自己當客人,每天做飯都給她打下手。

張季瓊家是生態移民戶,原本在外打工,但因自己身體原因提前回了家。2014年,村裡找來工商部門開展小微企業扶持,他們來到張季瓊家裡,動員她開客棧。那時張季瓊對客棧經驗幾乎沒有任何概念,不過想想自己閑在家裡也無事可做,政府又能提供10萬元補助幫她一起置辦床、被褥等物品,還能教她如何管理,所有東西都送上了門,完全沒有理由拒絕。

她家便成了當時村裡10戶率先開起來的客棧,三層小樓很快改建出18間客房,每個房間有1張或2張床,配一個電視一個衣櫃,標准間一個月最低1500元,普通間一個月最低1400元。

生意第一年其實並不算好,隻有零星幾戶游客入住,其中就有那兩個后來把她當“干媳婦”的老阿姨。雖然生意不算火爆,卻點燃了張季瓊的興趣,后來縣裡和鎮上還專門帶著村干部們到重慶武隆縣等地做推介,第二年村裡就開了30家客棧,如今,這個小小的村裡竟有68戶人家都做起了這門生意。

今年,張季瓊感到有點失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客棧沒有接到新訂單,基本都是多年的老顧客,估計這個夏天將會是她6年來相對輕鬆的夏天,可能每天隻用做5桌菜。

正為今年的生意發愁時,她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貼心地說:“小張,我們7月3日過來,你現在先不要忙著打掃衛生,不然過幾天又臟了,白費力氣!”這個住了6年的老顧客一通電話就讓張季瓊高興起來,即使今年生意受到影響,但那些客人依然牽挂著自己,在某個瞬間,她突然覺得自己開這間客棧已不僅僅是做生意而已。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