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今年23歲,他考上了高中,用攢了許久的錢買了一條紫色的圍巾送給許秋艷。圍巾很便宜,但在許秋艷心中卻很貴重,她一直舍不得戴。
在滇黔邊界的盤州市民主鎮濫灘村濫灘小學,小虎是許秋艷從教15年來教過最特別的學生。
這個隻比她小10歲的學生是最讓她揪心的“孩子”。小虎並不是先天殘疾,2歲時因為母親精神疾病發作,把他丟進火堆裡,導致右腿燒傷致殘,從此以后隻能靠一條腿行走。小虎一家五口人,全靠父親一人打工掙錢糊口,行動不便的小虎在11歲之前還不具備自理能力,家離學校也遠,隻能一拖再拖,成了一個“大齡”小學生。
成熟的長相和身高,以及殘疾的身體,讓小虎在一群不懂事的小孩群體中,常常被嘲笑,小虎越發自卑。
讓孩子們解除偏見,樹立正確觀念,許秋艷自有她的辦法。她常常組織孩子們做游戲,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讓她明白,隻有在做游戲的時候孩子們才能毫無抵觸心理,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消除偏見、懂得互助。而針對小虎,許秋艷則倍加關心,平時多加陪伴,也時常借節日等名義給他生活費。小虎一步步走出自卑的陰影,對許秋艷也敞開心扉。
偏偏命運捉弄,小虎的母親在一次病情發作后跑出家門,再沒回來,父親也因此悲傷過度一病不起,家裡也再無經濟來源,小虎即將面臨失學的困境。得知這一消息,許秋艷去他家探望其父親,又聯系到盤州市義工組織捐錢資助,讓他順利讀上書,直到小學畢業。
2015年,國家出台相關扶貧政策,小虎終於有了一個改善自己殘疾問題的機會,他被送往北京動手術,費用全免。雖說治療費用不用擔心,但他和照顧他的弟弟還需要生活費用,許秋艷利用平時自己參加志願者時的資源,在網絡上發起籌款,募捐到7000余元,許秋艷單獨給他開了一張銀行卡,自己又拿出2800元一並存了進去,把卡交到了小虎手裡。
事情安排妥當,許秋艷去小虎家看望他那臥床多年的父親。然而,命運並不留情,就在許秋艷走后第二天,小虎家裡傳來噩耗:小虎的父親始終沒能扛過這一關。她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正在治療的小虎,一邊幫忙處理后事,一邊打起精神為千裡之外的小虎鼓勁加油。
手術成功歸來的小虎寄宿親戚家,許秋艷擔心他傷心過度,一有空就陪著他學習,給他推薦好書,小虎也很爭氣,畢業后他把讀過的書捐給學校,留給了學弟學妹們,一本書扉頁上寫著:“日出喚醒大地,讀書喚醒頭腦。”
送走小虎,許秋艷又迎來新的學生,她依然每天帶著孩子們閱讀、朗誦、畫畫、唱歌、跳舞……
許秋艷19歲從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后就被分配到濫灘小學當鄉村教師,主要教語文,同時也教音樂、美術、跳舞和體育。她更像那種孩子們夢寐以求的從不佔用體育課的老師,對於語文教學,她始終堅持能力的培養,帶著孩子們學習詩朗誦、玩游戲、唱歌、跳舞、打籃球,用樹枝、樹葉、泥巴等鄉間隨處可見的材料創作美術作品。教學之外,她也不遺余力幫助貧困學生,日常給貧困學生添置衣物、學習用品﹔不定時地給一些生活費﹔2016年國家開始推行營養午餐,政府每人每學期補助400元,學生自己交100元,班裡依然有部分貧困家庭的小孩無法承擔,她便一人全部包攬……
或許正是因為她教學上的與眾不同,又一直默默幫扶很多學生,2017年,許秋艷受邀前往三亞,站在“馬雲鄉村教師獎”領獎台上,這個獎作為她多年付出的注腳,閃著熠熠光芒,同時也給濫灘小學帶來了更多關注。
如今,許秋艷在濫灘小學已任教15年,從當年那個哭著想回家的小女子,早已長成能用豐滿羽翼庇護孩子們的老師。一天晚上,小虎打來電話聊了很久,“許老師,如果不是你一直鼓勵我,我可能早就沒有書讀了……”小虎沉默許久,突然輕聲問道:“許老師,我……可以叫你一聲媽媽嗎?”淚流滿面的許秋艷說不出話來,默默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