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青山村的產業“突圍戰”

李宇 龍章榆

2020年09月25日10:41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青山村一隅。圖片由青山村提供

走進貴州省鬆桃苗族自治縣青山村,見面如字,一條碧水潺潺的河流穿過村庄,背靠著座座植被茂密的大山﹔在田間地頭,金黃的谷穗低著頭,柚子、柑橘、石榴等產業樹連成了片﹔在村裡的水泥路旁,散落著一棟棟精美別致的民居。眼前的景象,不禁讓人感嘆:青山不止“青”,亦成“金”。

但十幾年前的青山,卻窮的讓人直不起腰杆。在青山村黨支部書記莫長江記憶裡,環境臟亂差、農業生產落后,窮困、落后是過去青山村的代名詞。

窮則思變。2013年,返鄉創業的莫長江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面對一窮二白的青山村,莫長江設法帶著全村從產業“突圍”。次年,青山村搶抓精准扶貧、產業革命等機遇,成立了富民蛋雞養殖合作社,籌集了第一批產業發展資金1100萬元,建成標准蛋雞養殖場4個,發展養殖大戶20戶,養殖規模達到17萬羽,當年就實現了投產增收。

青山村一隅,背靠著綿綿大山。圖片由青山村提供

為了解決養殖糞污問題,青山又建設了有機肥加工廠,將雞糞變廢為寶﹔同時在白皮柚、無籽石榴、春見柑橘等精品水果種植地裡套種辣椒、珍珠花生等經濟作物,用有限的土地產出更多的效益。“加工廠每天可加工10噸有機肥,在滿足全村肥料使用的基礎上,我們還將部分肥料銷往周邊地區,提高村集體收入。”莫長江說。

產業興起,為青山村村民帶來了實打實的效益。養雞場投產后,村民劉美艷就成為了場裡的第一批員工。“在養雞場務工一個月有1800元收入,加上土地土地入股、貧困戶利益分紅等,算下來比自己種地強多了。”劉美艷說。

“土地流轉分紅3160元,精扶貸分紅5000元,蛋雞養殖分紅3000元,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在村民姚文華家門牆上,建檔立卡信息卡詳細記錄了他們一家的脫貧之路。姚文華一家六口,他屬於弱勞動力人群,兒子兒媳長年外出務工,妻子田興勇隻能在家照顧孫子孫女。

青山村產業豐收。李宇 攝

2017年,村裡為姚文華等18戶貧困戶辦理精扶貸入股合作社,並引導其在養雞場就業。如今,姚文華一家順利地脫了貧。

2019年,青山村將產業的紅利帶出青山,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持資入股,在十裡、壩德等鄰村發展白皮柚種植800畝、南瓜1800畝。莫長江介紹,2019年,青山村實現年產值1600萬元,40%勞動力從傳統農民向職業農業產業工人華麗轉變,人均純收入達13000元,群眾的腰杆都直起來了。

航拍青山村蛋雞養殖小區。圖片由青山村提供

9月22日,在舉行的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貴州主會場活動開幕式上,莫長江作為貴州省農民代表發言時說,“這幾年,我們村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滿意度100%,青山(村)已成綠水青山,金山青山,成了黔湘渝邊區的樣板村、明星村。”

通過多年的產業發展,“產業全、村民富、環境美”已是青山村靚麗的名片。

村民們正在地裡摘辣椒。圖片由青山村提供

青山之變,突破在產業。莫長江說,如今的青山村,養雞場已發展到22萬羽規模,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看上了大彩電,今年,青山村又建成70畝生態魚塘和4000頭規模的生豬養殖場,並已投產使用。在奮力發展好一、二產的基礎上,青山村正大力發展農旅一體,向著打造出毗鄰邊區的"后花園”方向前進,進一步鼓起群眾的錢袋子。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