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銅仁生豬產業之“怎麼養”——

全產業鏈布局 一二三產聯動

2020年09月25日09:02  來源:貴州日報
 

養豬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今年以來,貴州按照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總體要求,聚焦“12345”產業鏈推進模式,全力推進生豬穩產保供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銅仁,將生豬產業作為支柱產業、致富產業、民心產業來發展,全力打造百億級生豬產業集群。銅仁作為傳統畜禽養殖地區,如何走好生豬產業發展之路?請看“關注銅仁生豬產業”系列報道。

“3個人養2000多頭豬,既輕鬆又省力。”9月21日,銅仁市鬆桃自治縣盤石鎮盤石村香爐岩生豬代養場,務工村民田秀橋給豬投完飼料,悠閑地走出圈舍。

去年底,盤石村2000頭養殖規模的香爐岩生豬代養場建成投產后,以每月3000多元的薪酬,在村裡聘請了3名養殖工人,田秀橋是其中一員。

“3個人養2000頭豬?這肯定是一門‘苦差事’!”當村干部提出請田秀橋到養殖場上班時,他心裡犯起了嘀咕,養了幾十年的豬,每年養兩三頭都費勁,何況是2000頭。

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銅仁,過去廣大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養豬,並採用傳統的“煮潲”方式喂養,谷糠、瓜心、菜葉、野菜、剩飯剩菜等就是豬飼料。

“由於缺少糧食,頭一天就得到山上採集幾十上百斤的豬草,作為第二天的豬飼料……”田秀橋說,那時候養豬沒嘗到什麼甜頭,反而吃了不少苦頭。

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還包吃包住,田秀橋決定到養豬場上班試一試。飼料自動投放、糞便自動清理,而他們每天隻需按時投喂和消毒,這讓他感嘆不已:“這樣的差事,再養1000頭都不覺得累。”

不僅養殖方式從傳統“煮潲”喂養變為現代化科技養殖,而且豬苗、飼料、技術和銷售都有大公司做“靠山”。

“德康農牧有限公司提供豬苗、飼料和養殖技術等服務,我們隻負責養殖,有效降低了成本和風險。”盤石村村主任楊俊峰說。

鬆桃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扎實的農業發展基礎,多年來,該縣按照“全產業鏈發展、全要素鏈融合、全責任鏈壓實”的思路,將生豬作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來打造。先后通過引進德康農牧有限公司、鐵騎力士實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大力推進合作社實體化運行和生豬代養場“村社合一”模式,推動生豬產業快速發展。

2012年3月,德康農牧有限公司投資8000萬元在盤石鎮碉邊林場修建了一座年產10萬頭豬仔的高端種豬繁育場。並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養殖模式,在鬆桃培育了119個家庭代養農場,覆蓋鬆桃東部片區的盤石、正大等10個鄉鎮。

盤石村香爐岩生豬代養場正是119個代養場之一,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負責領辦,養殖大戶負責具體管理和經營。

“上個月第一批生豬出欄,一個養殖場就賺了40多萬元。”楊俊峰說,這樣的養殖場村裡目前已建成投產2個,此外,1個4000頭和1個3600頭養殖規模的養殖場正在建設中。

“建設養豬場的錢哪裡來?”記者有些好奇。

楊俊峰說:“我們負責出場地,縣級平台公司投資建設圈舍,並通過租賃的方式交給村集體經營。”

據了解,鬆桃成立了星旺、惠民兩家專門服務生豬養殖的政府平台公司,通過整合部門力量,在遠離學校、河流、村寨的地方選址建設標准化養豬場。

目前,鬆桃已建成年出欄12萬頭商品仔豬二元母豬擴繁場3個,年出欄15萬頭商品仔豬二元母豬擴繁場1個,商品豬養豬場327個,並鼓勵村民自建養豬場200多個。

鬆桃生豬養殖產業發展,是銅仁促進生豬產業從粗放量小向集約規模轉變、從單一養殖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轉變的一個縮影。

銅仁市將生豬產業發展作為助推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緊扣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全力打造百億級生豬產業集群。

按照“依托一產、壯大二產、催生三產,一二三產聯動融合,做大經濟總量,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高端化、集約化、綠色化、規模化、智能化、全球化”的戰略,做好農產品加工轉化大文章,加快推進生豬全產業鏈發展。

以市場實際需求為導向,將傳統的散養模式轉化為現代化規模養殖,該市引進溫氏、德康牧業、鐵騎力士等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培育龍頭企業92家,發展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750個。

依托龍頭企業實施標准化養殖,銅仁市鼓勵企業改造升級養殖場圈舍和裝備,推進養殖標准化、自動化、智能化,構建從生豬養殖、運輸、屠宰、加工到市場的全環節、全鏈條、全流程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據統計,截至8月中旬,銅仁全市存欄生豬203.54萬頭,存欄能繁母豬19.66萬頭,出欄生豬159.53萬頭﹔惠及1.8萬戶近7萬農村群眾,實現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聰 江佳佳)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