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之“星”點亮富民路

——瓮洞鎮光明村十星“黨員中心戶”助力鄉村振興

2020年09月23日09:27  來源:貴州日報
 

秋雨,褪去了連日來的悶熱和浮躁,讓光明村顯得更加嬌艷而靈動。

走進天柱縣瓮洞鎮光明村,一派豐收景象展現在眼前:農民在金黃的田野上搶收,鮮活的土雞運往山外,山下的百香果,山上的金秋梨挂滿枝頭。

誰會想到,這裡曾是一個產業基礎薄弱,人窮地薄,村民苦不堪言的窮山村。

光明村華麗蛻變背后,秘訣何在?

2014年,光明村黨總支探索將“雙帶”能力強、群眾威望高的黨員劃分“公益星、創業星、文藝星、勞模星、宣教星、孝敬星、公正星、婦幼星、關愛星、德育星”十星“黨員中心戶”,合力帶動和引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中心戶”每顆“星”聯系3至7名黨員,每位黨員服務5到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確保每戶貧困戶都有黨員聯系,每名黨員都有“中心戶”帶動。

光明村三角坡油茶林下經濟是“創業星”引領創辦的產業基地,這裡一邊套種的是100余畝白芨,一邊套種的是300余畝辣椒。

村總支書記蔣文彬說:“僅今年,白芨基地就帶動50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年務工5個月,增加務工收入50萬元,年人均務工增收1萬元。辣椒基地更帶動了60余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增加務工收入18萬余元。”

近年來,光明村以“油茶林+小香雞”“油茶林+蔬菜”“油茶林+中藥材”等方式,實行套種套養,實現“一地生多金”效果。同時,充分利用壩區優勢,培育壩區產業,通過流轉土地,興辦合作社、拓展產業基地,帶動貧困戶入股合作社,實現了農村“三變”,大壩的產業風生水起,村裡人的口袋開始鼓起來。

2017年引進龍頭企業在千畝油茶林中發展小香雞養殖,該項目讓村集體經濟年均增長5.5萬元,覆蓋貧困戶101戶,利益聯結貧困戶3萬元,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10人,增加務工收入24萬元。

蔣文彬是“中心戶”的“創業星”。他帶頭興建“農家妹蔬菜種植合作社”,並與村兩委簽訂土地流轉53畝,先后發展30畝龍蝦生態養殖,年產龍蝦5萬斤,年產值80余萬元,稻田養魚30畝,養殖甲魚5畝,年產甲魚700余斤,產值20余萬元,精品水果15畝,蔬菜種植20畝。

在光明村瓦窯江河邊的飛雲山庄,農家樂老板劉彭年一邊招呼客人,一邊哼唱起苗歌,引得游客駐足欣賞,院內工作員則忙著與進店的客人訂餐。

“開業以來,每天都有游客進店,周末人更多。”蔣文彬眉開眼笑地告訴筆者,農家樂是村兩委和“黨員中心戶”創業星組建的。

“光明村充分利用本地旅游資源的優勢,謀劃發展,讓鄉村旅游,生態農業推動鄉村振興,由村兩委牽頭,發動群眾自願以資金、土地入股的方式,充分發展鄉村旅游業。”蔣文彬介紹說:“今年6月,飛雲山庄農家樂開業。我們著力打造農家樂、民間文娛活動等多種形式,形成了集旅游觀光、燒烤、漂流和農家體驗為一體的生態旅游模式。”

78歲的劉永旺,見証了村寨的巨變。老人感慨:“村裡也辦起了農家樂,來了蠻多外地客人,多虧年輕的黨員‘新星’們的付出呀!”

光明村瓦窯江,地勢平坦,水質清澈,風景優美,自然旅游資源豐富,為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創業星”採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村民自發集資50余萬元,建成多功能為一體的生態農庄。

“這個夏天,水上樂園日人流量達300余人,月平均收入達5萬多元,解決了6人穩定就業。”蔣文彬信心十足地說,“客人的到來,帶動村裡農副產品俏銷。”

“以前就靠種點田,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現在跟‘黨員中心戶’干,日子有盼頭呀!”談起現在生活的變化,瓦窯江村民黃大權充滿自豪,幸福感溢於言表。(諶孫海 王岩弟)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