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百裡杜鵑:民族風情彩繪上牆為花都旅游再添風景

2020年09月18日15:33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殺年豬。唐璐 攝
殺年豬。唐璐 攝

熊熊燃燒的篝火旁,一群身著絢麗服裝的彝家兒女圍繞著跳動的火焰,激情狂歡﹔金色的稻田裡,稻農們正在忙碌﹔農家小院裡,人們聚在一起打糍粑﹔公園內,兩小兒玩起了磨磨秋……這些具有獨特地域和民族個性的生活場景,在百裡杜鵑鵬程街道格佐新村,以藝術彩繪的形式“躍”上了民房外牆。行走其間,仿佛身臨其境。

百裡杜鵑,不僅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還是一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有彝、苗、白等少數民族世居於此,每逢節慶、花開時節,極具民族風情特色的火把節、插花節、跳花坡、頒金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便在景區輪番上演。

近年來,為破解旅游發展的時間瓶頸和空間制約問題,百裡杜鵑立足125.8平方公裡的原始杜鵑林帶,統籌“花區之外、花期之外”兩個大局,借助轄區可利用資源, 畫師們以牆為紙,別具匠心地將彝族、苗族等文化,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牆“說話”,為景區增添一道別具一格的風景線,給游客展現除花之外的靚麗風景,以“文旅+”助推全域旅游發展。

“我們老家很難看到這種極具有民族特色的牆繪,我來過這裡很多次,也和朋友們一起參加過這邊的一些少數民族活動,但當看著這些活動被描摹在牆上時,感覺還真不一樣,注意力總是不經意的被這些牆畫吸引。”看著原本空白的牆壁變得色彩斑斕、靈動,遠道而來的成都游客唐會英激動地說道。

筆者了解到,不止格佐新村,鵬程街道其他村(社區)也有不同風格的彩色牆繪。

“為了讓村子文化彩繪協調統一,我們要求彩繪團隊必須要因地制宜,根據地方民族特色繪制不一樣的內容,通過實地踩點、設計、溝通、擬稿、審稿等,最后才確定彩繪牆方案。”鵬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夏逸飛告訴記者,自從文化牆繪成后,當地村民也時時駐足觀賞。

“以前牆上沒有什麼裝飾,更多的是一些標語、黑漆廣告,現在牆壁畫上了畫,變得好看多了!”村民萬老伯說話之余,對這些作品豎起了大拇指。

“有別於西式街頭的涂鴉藝術,在中國,尤其是農村,大眾對傳統的東西比較感興趣,在創作中,我們把特有的民族文化及生活以彩繪的形式呈現在牆上,讓游客在游覽中感受別樣的‘煙火’文化。”夏逸飛告訴筆者,不管是游客還是村民對這些文化牆都很是青睞。

一花一草一牆皆為風景。鵬程街道文化上牆只是百裡杜鵑文化建設中少數民族文化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的一個縮影,不同的村庄建筑配上不同文化內涵的彩繪,不僅為發展鄉村旅游助入新的動力,也為百裡杜鵑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持續加碼。(唐 璐)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