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融媒體記者 聞雙 劉楊 攝影報道
荔波縣瑤山古寨景區熱情好客的瑤族村民在給游客表演當地舞蹈。
走進貴陽市開陽縣南江布依族苗族鄉龍廣村,在這個寧靜恬然的布依族村寨中,一間間具有濃郁布依族特色的老舊木房,被重新參照星級酒店標准對房屋主題風格、客房藝術進行室內外改造,成為賞景度假、鄉野田園、文化體驗等不同風格的“網紅民宿”。
2017年9月,龍廣村引入貴州“水東鄉舍”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並通過“閑置房改經營房,自留地改體驗地,老百姓改服務員,保青山留鄉愁”的開發模式,將農戶自有閑置民房入股公司進行統一打造經營,把農村閑置民房變成了“星級民宿”,增加了當地群眾收入。
“自從村寨搞起旅游,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現在隻要人勤快點,干什麼都能賺著錢。”在水東鄉舍做保潔員的陳世金同時也是村裡的生態護林員,他還種植了5畝琵琶、3畝櫻桃,如今年收入有5萬元左右。“特別感謝黨的好政策,現在感覺即充實又幸福。”陳世金笑著對記者說。
奇遇嶺景區位於安順市關嶺自治縣永寧鎮,是安順市近年來充分發揮黃果樹景區和龍宮景區兩個國家5A級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的貴州首個以秘境、迷霧為主題的歐洲風情小鎮。該景區距離黃果樹景區20公裡,游客在一覽黃果樹的壯美景色之后,僅需20分鐘車程便可到這裡體驗滑雪、騎馬等休閑體育運動,還能乘坐馬車游覽奇遇小鎮。
“來我們這裡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賺錢的選擇也更加豐富,我們之前的收入主要以務農為主、收入微薄。現在我們夫妻兩人都在景區上班,一年有8萬多元的收入。”在奇遇嶺景區工作的精准貧困戶潘安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龍廣村和奇遇嶺景區的新氣象,是近年來貴州旅游扶貧成效初顯的一個縮影。
2016年以來,貴州旅游扶貧累計帶動超過11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受益增收,其中,2019年以來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累計超過20多萬人受益增收脫貧。今年7月14日,隨著文化和旅游部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游消息的發布,受疫情影響的文旅業重新恢復了往日的熱鬧。貴州正充分發揮氣候優勢、資源優勢、文化優勢、交通優勢等,推動旅游業快速發展,使之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富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