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變老板,養出致富新“雞遇”

2020年09月03日09:05  來源:貴州日報
 

本報訊 (通訊員 尚雪梅 記者 盧泰銘)8月31日,記者來到瓮安縣珠藏鎮市灣村參觀余家養殖場。剛進大門,便看見余家海的妻子正提著一大桶糧食給雞喂食,3000來隻又大又肥的肉雞爭先恐后搶食,走起路來左搖右擺。

8月下旬,瓮安縣雖已入秋,天氣依然酷熱十足。而看著眼前活蹦亂跳的雞群,余家海心中的那一團希望之火,比之烈日還要更火熱一些。

“今年每隻肉雞的出欄價格大概是10塊錢一斤,毛收入可達15萬元,除去成本,也能賺個七八萬元。”余家海高興地介紹。

“以前在外面四處奔波,到最后也沒賺到什麼錢。現在在家也能自己當起老板賺錢,收入比以前高多了。”余家海的妻子滿臉笑容地說道。

2018年,在外漂泊多年的余家海聽說老家針對貧困戶創業有好多優惠政策,於是他索性回家搞起了肉牛養殖,這樣既能贍養老人,又能照顧孩子,便買了4頭肉牛,花費3萬多元。

正當余家海准備大規模發展肉牛養殖的時候,2019年初的一場大雪,使得養殖場新修的圈舍被大雪壓垮了,不得已他賣掉了兩頭肉牛,養殖肉牛就這樣被扼殺在“搖籃”裡。養牛雖然賠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他一邊做起了村級護林員,一邊報名參加了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為新一輪的“東山再起”打下基礎。

2020年2月,他在珠藏農村信用社貸款10萬元重新翻修了養殖場,以每隻9元的價格購進了3000隻小雞仔,當起了“雞老板”。日子在忙碌中變得充實而有奔頭,他開始四處“取經”,在網上瀏覽致富經的同時,向其他能手請教養殖經驗,積累養殖技巧,日積月累,他從“門外漢”變成了“內行人”。轉眼幾個月,小雞仔已經變成了又大又肥的肉雞了,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脫貧攻堅以來,像余家海一樣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的還有很多,貧困戶變老板已經不再是個例。在珠藏鎮黨委政府的脫貧工作大力推進下,他們借著國家政策的“東風”,不等不靠,他們堅信梅花香自苦寒來,用自己辛勤的勞動一定會讓自家的腰包鼓起來,生活富起來。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