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疫情常態化防控、加強文明校園建設、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秋季開學第一天見聞

2020年09月01日09:36  來源:貴陽日報
 

又是一年開學季。8月31日清晨,記者來到貴陽市南明區尚義路小學,實地了解開學第一天的情況。

早上8點,記者來到尚義路小學總校,看見學生陸續來到校門口,鞋子消毒、雙手消毒、測量體溫……同學們通過指定的四條入校通道,經過以上步驟后,走進校園。

據尚義路小學校長覃弘介紹,學校實施錯峰入校措施,四、五年級同學於8點至8點15分入校,二、三年級學生於8點15分至8點30分入校。

“開學后,學校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做到防控制度體系健全,堅持分時錯峰、晨午晚檢、‘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等,讓健康排查到位、封閉管理到位、物資保障到位、安全管理到位,確保師生安全。”覃弘說。

為保障學生入學安全,開學前,貴陽市全面建立完善了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做好防疫物資儲備和校園環境衛生整治,按照“一人一檔”制定返校學生信息台賬,確保學生返校全程可追溯。

“作為一家省級文明校園,近年來,我們通過禮儀校園、書香校園、音樂校園、運動校園、數字校園、創新校園六園建設,不斷探索多種教育途徑與方法,引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發展。”覃弘說,這是該校教育學生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的內容之一。

記者在校園裡看到,每名學生遇到老師或長輩,都會禮貌地問候﹔在校園的各個“圖書角”,擺滿了圖書……到處散發著文明的氣息。

“晨會集合要快、靜、齊,班級衛生要干淨整潔,課間活動要文明安全……”開學第一天,在二(7)班教室,學校大隊輔導員馬良剛老師為同學們送上了建設文明校園的“開學第一課”。一直以來,該校在開學第一天都會進行入學教育,特別是一年級新生,入學第一周不教授文化課,根據《良好習慣養成教育讀本》校本課程進行良好習慣訓練和考核。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文明行為、文明校園建設等教育。

“我們的每一粒糧食,都飽含著農民伯伯們的汗水,大家還記得《憫農》這首詩嗎?能不能背一遍?”12點15分是學校午餐時間,在二(5)班教室內,班主任羅竺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愛惜糧食的短課。

“節約糧食,應該是每一名學生從小就應該具備的美德,一直以來,我們都這樣教育學生。接下來,學校會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從多角度入手,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覃弘說。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尹香力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