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宏揚
這個暑假,走進銅仁市各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暑期座談會、舞蹈課程、讀書活動、親情陪伴行動、環境衛生整治等一系列活動接二連三開展著。
這麼多項活動能夠持續有效地開展,得益於青年志願者的加入。共青團銅仁市委聯合該市關工委在安置點開辦留守兒童“大手牽小手·共度愉快暑假”暑期學校。暑期學校根據孩子們興趣開設傳統文化、安全教育、音樂、美術、書法、功課輔導等系列豐富課程,幫助搬遷群眾更好融入新生活。據統計,銅仁市共有26個安置點開辦暑期學校,招收學生2236人。
同時,全市各區、縣團委通過微信公眾號、團屬媒體等發布招募令,招募一批願意參與春暉事業的大學生和社團,就近為安置點的孩子們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銅仁幼專學生張亞,帶著扎實的英語知識來到燈塔街道白岩溪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為安置點留守兒童開展愛心義教服務。與她同行的還有21名返鄉大學生志願者,他們在不同的安置點,陪伴孩子們度過一個豐富多彩的快樂暑期。
在白岩溪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張亞的英語課開始了。一首可愛的英語歌曲《hello》帶領孩子們走進陌生又好奇的英語世界,孩子們的目光緊緊地盯在張老師身上,隨著她繪聲繪色地講解,大家喜笑顏開。
“從沿河搬遷來的張芯柔小朋友,在剛開始的幾節課上,不敢說話,但經過一個多星期課程的鍛煉后,她也可以用老師教的簡單詞組和同學們交流,甚至還有自己的英文名字。”張亞欣慰地說。
去年9月,沿河自治縣思州B區安置點三年級學生黃金龍一家從沿河黃土鎮勇敢村易地扶貧搬遷,目前,他在沿河思源實驗學校上學。“以前暑假,每天都在家裡幫助媽媽干農活或者上山放牛。現在,住在這兒挺好玩,很多老師陪我們玩,教我們唱歌、剪紙,我非常開心。”他高興地說。
“送給你小心心,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動……”在德江縣楠木園安置點“希望工程·陪伴行動”教室裡,一首《聽我說謝謝你》的悠揚歌聲格外動人心弦。由5名大學生組成的“返家鄉·春暉行”支教服務隊正在組織安置點的小朋友開展“擁有感恩的心”演講比賽。
在碧江區矮屯安置點,舞蹈小課堂學生孟子琳高興地說:“我很喜歡跳舞,沒想到暑假還有老師教我們跳舞,這個暑假我過得太充實了。”
在江口縣民和鎮盛世興隆小區安置點,現就讀於湖北省黃岡師范學院大三學生凡美玲說:“現在小區有青少年活動中心、‘四點半’課堂、圖書室等設施,小區共青團工作站組織我們為小區小學、初中的弟弟妹妹開展作業輔導、興趣愛好培養等活動,讓我們這群共青團員用自己所學帶領弟弟妹妹一起學習,陪伴他們的這段快樂時光,既幫助他們,又實現自身價值。很感謝小區共青團工作站,讓我們有機會用實際行動回報家鄉。”
其實,青年志願者所做的,不止於此。據悉,銅仁市針對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三留守”人員人數較多情況、著重將“三留守”人員作為志願服務對象,並精准志願服務場所,選取小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圖書室、文體活動室、“四點半”課堂、便民綜合服務中心、人民調解室、綜治巡防室等場所,針對不同志願服務項目精准匹配志願服務場所,為搬遷群眾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務。工、青、婦等組織結合搬遷群眾實際需求,提供服務項目,精准開展各項志願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