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直流輸電自主化依托工程送電超2000億度

2020年08月31日16:24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興仁站運維人員緊急處置設備著火險情。興仁站供圖
興仁站運維人員緊急處置設備著火險情。興仁站供圖

日前,筆者獲悉,截止8月26日,中國首個直流輸電自主化依托工程,南方電網建設運維的西電東送核心通道之一——興安直流安全穩定運行超13年,累計送電量超過2000億度,佔貴州送出電量的34%。

今年以來,興安直流累計滿負荷運行3564小時,累計送電131.36億度,能量可用率99.68%,持續為深圳建設發展提供了穩定充足的能源保障,將貴州地區的過剩能源轉化為經濟收入,為實現東西部資源優化配置發揮了重要作用。

±500kV興安直流輸電工程是國家“十一五”西電東送骨干項目、重點工程,也是中國第一項直流輸電自主化依托工程,設備自主化達70%。該工程始建於2005年6月,2007年6月單極投運,2008年1月雙極投運。該工程的投產,標志著我國電力行業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工程西起貴州黔西南州興仁換流站,東至廣東深圳寶安換流站,線路全長1194公裡。作為“黔電送粵”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送電通道,為四地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近年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建設和發展,深圳用電需求劇增,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天生橋局興仁換流站(以下簡稱“興仁站”),不斷克服重重困難,認真落實中央、南方電網公司工作要求,全力保障西電東送主通道暢通運行,不斷提升興安直流送電能力。

黨員帶頭迎挑戰

近年來,隨著深圳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發展,用電需求不斷增加,興安直流的年送電任務也不斷增加,保暢通任務加劇,同時隨著設備的不斷老化,運維難度不斷上升,作為送端站興仁站的運維人員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困難,興仁站黨支部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建設黨員突擊隊,劃定黨員責任區,評選黨員示范崗,創新實施黨員季度特巡制,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帶頭解問題,破難題,全力以赴迎接挑戰。

“2020年3月28日03時00分,興安直流極2轉為接地狀態,興仁站黨員朱星釗、林志明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利用停電檢修間隙,連夜爭分奪秒進行閥冷除垢維護工作。凌晨3時03分許可工作票,6時15分全部工作結束,僅用了3小時12分鐘完成興仁站極2 閥冷4台冷卻塔除垢工作,經稱重共清除水垢27.4kg。為保証工作高效快速完成,他們提前做了大量准備工作,由於是夜間,冷卻塔區域的照明不足,他們增加可移動照明燈、提前調試高壓水槍、編制工作方案、填寫工作票……閥冷除垢有效控制了因閥冷進水溫度高導致直流跳閘的風險。”興仁站黨支部書記蒙健明介紹道。

貴州地區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造成水質天然偏硬,導致興仁站外冷水系統冷卻塔結垢尤為嚴重,如不間斷棄水,會讓水費成倍增長,減少棄水,又會導致內冷水進水溫度則會迅速飆升影響直流設備運行。如停電對冷卻塔進行除垢處理耗費時間太長,常規帶電沖洗又收效甚微,隻能在直流年度大檢修期間開展。面對諸多困難,興仁站黨支部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今年上半年,黨員帶頭自主開展了雙極冷卻塔進行3次停電除垢工作,對極1冷卻塔填料進行1次在線沖洗,努力把閥冷內冷水進水溫度控制在45°以下。有效保障了興安直流安全穩定運行。

敢於創新提效率

興仁換流站值長林康泉常把自己比作“醫生”,他的日常工作是負責設備的運行和檢修,但“醫生”也有為難的時候。因為設備眾多,數據繁雜,為了核查某一個設備是否在正常運行范圍內,他時常需要在控制室和設備之間往返。有幾次,林康泉因為感冒發燒,巡視時對數字的記憶出現偏差,無法迅速判斷設備是否處於正常狀態,他不得不來回跑動,這導致他的檢查效率直線下降。在其他的換流站,還有過因為錯誤判斷數據,設備處於異常狀態被忽視,導致廣東部分地區停電的事故。

投運初期,興仁換流站現場由於設備多、人員不足、專業分工細致、培訓時間短等因素,各專業人員對設備的熟悉程度並不一致。在進行設備操作和檢修試驗時,存在因人員對設備不熟悉而出現誤操作,或者操作不當造成設備損壞的隱患。

針對這個問題,從2010年1月開始,興仁站創新提出了換流站設備運維“可視化”,經過不斷的創新完善,天生橋局《基於風險辨識的換流站可視化管理》項目獲得第三屆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創新成果優秀獎。興仁站根據現場工作環境、設備狀況、運行工作的分析,找出現場存在的風險,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計設備間隔標識、信號對照圖等可視化工具,以圖表的方式進行風險提示和規范,使設備中不明顯的危險點、操作要點以及設備狀態等變得明顯、直觀,同時對現場作業進行了規范,既保証了設備操作准確無誤,又提高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很多換流站都效仿興仁站建立起可視化制度,改變了原本不夠高效的運維過程,興安直流能量可用率在國內同類直流輸電工程中排在前列。

全力運維保暢通

今年是興安直流投運的第14個年頭,設備老化問題開始顯現,從2018年以來由於設備老化導致的閥廳設備異常發熱、閥冷卻系統運行效率降低以及閥廳空調故障率提高成為興仁站運維人員的心頭刺,興仁站運維人員從細節入手,不斷摳出設備中的隱蔽隱患。

今年上半年,興仁站依托設備主人制建設,開展20大類設備多維度數據分析,形成了《興仁換流站冷卻塔結垢與腐蝕分析》、《興仁換流站戶外SF6交流斷路器運行分析》等10余項分析報告,發現並消除設備隱蔽性缺陷6項,以運行月報為載體,管控設備運行指標。並根據分析報告及時調整異常設備運維策略,通過縮短直流場、閥廳閥冷和換流變等重要設備的特巡測溫周期,密切關注設備運行狀態,做好關鍵設備缺陷、隱患管控,開展應急演練9次,提前做好設備薄弱環節應急准備,防止直流功率受限。

7月9日11時,運維人員紅外跟蹤極2中性母線穿牆套管戶外接頭發熱的一般缺陷時,發現接頭溫度快速上升達到109℃,達到緊急缺陷標准。11時05分,興仁站向南網總調申請將雙極功率由3000MW降至2600WM,接頭溫度降為98℃。隨后,運維人員立即推出近日研發趕制的吹風式輔助散熱裝置對發熱接頭進行輔助散熱,接頭溫度由98℃迅速下降至46℃並保持穩定。14時45分,興仁站向總調匯報現場處理情況后,申請將雙極功率恢復至滿負荷3000MW運行,運維人員對接頭進行紅外跟蹤巡視發現其穩定在45.9℃左右,達到消除緊急缺陷。此次缺陷處置,為后續處理類似缺陷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

據天生橋局黨委書記方輝介紹:“興安直流自投運以來送電量屢創佳績,近年來興仁站通過不斷完善設備運維措施,運維人員以“啄木鳥”精神攻克一個又一個的生產難題,在閥廳設備易發熱時,大膽探索鼓風機輔助散熱裝置﹔在閥冷系統冷卻效率降低時,創新使用在線除垢維護等手段……全體運維人員不斷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和對設備認知度,全力保障興安直流安全暢通運行。”

2020年南方電網公司下達興安直流年度送電210億千瓦時和通道利用7000小時的生產目標,目前任務完成量均已過半。興仁換流站運維人員將全力保障興安直流安全暢通運行,全力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的建設提供穩定電力供應。(陳光澤 韓建波)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