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縣白水河社區:庭院經濟讓寸土生“金”

2020年08月20日11:01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在瓮安縣永和鎮白水河社區,許多農民都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圍為基地,圍繞“家”字做文章,把房前屋后變成小菜園、后花園、微農場等,小小庭院為農民們打開了致富的新門路。

走進永和鎮白水河社區劉家院組,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棟氣派的二層小樓。小樓的左側,是一間幾百平米的新砌水泥房,裡面蒸酒設備一應俱全。在這座酒坊的下方,圈養著數十頭仔豬。在小樓右側是一個規模頗大的養殖場,裡面喂養了十余頭西門塔爾乳肉全能牛。寬敞的半開放式庭院,井然有序地擺放著農用車、摩托車、農具以及其他生產生活用具,蜂箱安置在院內角落處,院子后面,雞鴨鵝等禽類正怡然啄食。空中地下一體化,小小的一座庭院,竟然自成一方天地。看著自家小木屋變成現在的小庭院,46歲的劉明發感慨萬千。

“這幾年村裡簡直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房子都是臟兮兮的,全是蜘蛛網,現在房子明亮了,水泥路打通了,走起來干干淨淨的。”劉明發說。

劉明發是當地有名的“鐵人”。從小命苦,十三歲不到,父母就雙雙去世,大哥結婚后便另立門戶了,隻留下他和兩個妹妹相依為命。為了過日子,除了犁田打耙,劉明發還打磚、熬糖、趕馬車、挖煤,隻要是能掙錢,苦活累活他都願意干。

天道酬勤,劉明發拼搏多年,終於攢了一些錢,家裡經濟逐漸有了起色,他也尋得良配,結婚生子。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4年,劉明發的女兒因患病生命垂危,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將家裡所有的積蓄都掏了出來。

就在劉明發瀕臨絕望之際,白水河社區駐村工作隊來到劉明發家,了解到他家的困難后,對他重點開展了庭院經濟技術指導。劉明發重振旗鼓,利用年輕時期烤酒的經驗,辦起了烤酒廠。實誠人做實誠事,劉明發將自家種的玉米拿來釀酒,干淨衛生又健康,自產自銷的小桌酒逐步有了市場。同時,他自己也開始招商引資,吸引了養殖戶來入股,做起釀酒養殖一條龍服務。有了酒糟的加持,草料美味豐盛營養又高,豬牛都愛吃,一個個養得膘肥體壯,於是在劉明發的小院裡能看到酒業與養殖業齊頭並進的畫面。

為充分發揮白水河社區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優勢,加快推進白水河社區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社區產業持續向好,白水河社區及駐村工作隊制定了漁業和林下養殖方案,免費為有需求的貧困戶發放魚苗和雞苗。現在,劉明發家裡還養上了上百隻家禽,自家的荷塘裡也喂起了稻田魚。

“現在最低標准是一年掙個兩三萬,但持續發展下去,我要向10萬、20萬努力。 ”對未來,劉明發充滿信心。(劉晗)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