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林權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是忠誠於黨的一生,是勤勞清貧的一生,是坦蕩磊落的一生。他把熱血和汗水洒在了武陵山脈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這片紅色的大地上,把光榮鐫刻在了脫貧攻堅事業的豐碑上。
他迎難而上的進取精神,親民愛民的友愛精神,率先垂范的引領精神,正激勵著千千萬萬駐村干部,在脫貧攻堅一線,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克服困難,堅決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永別前夜 共話發展
江河拭淚,青山傷懷。2020年8月10日上午6時許,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兒子,沿河自治縣司法局副局長、沙子街道井壩村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崔林權,在沿河自治縣脫貧攻堅“再戰100天 打贏收官戰”期間,因心源性猝死,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8歲。
時間回溯到8月10日清晨,沙子街道井壩村的攻堅隊員們,依然跟往常一樣,嚴格按照“一日五事”工作法,7點左右起床吃早餐,8點集中學習。
與崔林權一道駐村的同事田維仲、張學文、廖顯軍起床后來到辦公室,發現崔林權不在,因為以前都是他第一個先起床,一種本能讓他們幾位自然就想起他,有的說指揮長怎麼不在?有的回答可能是昨天累了還在睡吧,讓他多睡一會兒。
這樣大家有的打掃辦公室衛生,有的去食堂吃早餐,一晃開會的時間就要到了,這時田維仲看崔林權還沒有到位,因為他是指揮長,每天要主持會議,並安排當天的工作。田維仲拿出手機撥打他的電話也沒有接。
為了不耽誤會議時間,田維仲便與廖顯軍直接到崔林權住所喊他。因為駐村干部多,村委會安排不下,指揮部便在村委會旁邊農戶家租了一套住房,崔林權就住在裡面。
當田維仲們打開房門,看見崔林權還躺在床上,喊他也不答應,於是走近用手推他才發現不對勁。大家大吃一驚,立即拿出手機,有的打120,有的打沙子街道黨工委主要領導,有的打縣直相關部門。半個小時左右,120救護車和相關部門人員均趕到了現場,將崔林權送往縣人民醫院搶救,但因搶救無效,最終他還是永遠離開了大家。
1991年,崔林權從銅仁農校畜牧獸醫專業畢業后,被分配到當時的沿河自治縣祐溪區獸醫站工作。1995年在和平鎮司法所任司法助理員,1999年任和平街道司法所所長,2002年調到沿河自治縣司法局工作,2017年至今任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20年3月被組織派駐到沙子街道井壩村脫貧攻堅指揮部任指揮長。
田維仲介紹,8月9日,是村指揮部與村民同吃“連心飯”的日子。該村指揮部為了把這次活動辦好,讓老百姓看到駐村干部們的精氣神,於是駐村干部們從8月8日就開始進入緊張的籌備中。
8月8日清晨,崔林權一早便與該村村主任楊勝武,到縣城為一建檔立卡戶龍光梅辦理有關教育的事情。待他們倆辦完事已是中午1點左右。於是,他們在縣城匆忙吃了一碗米粉,便返回到村裡。“一路上崔林權還說今天雞場要送雞到村裡,抓緊時間回去破雞。”村主任楊勝武說,他們倆趕到村裡,已接近下午2點,此時正是烈日當頭,氣溫最高的時候,果然宰殺好的雞已送到位。
殺死的雞擺在村委會操場上,如果不及時破出來放在冰櫃裡,第二天群眾就沒有吃的。崔林權下車后,一刻也沒有休息,並頭頂烈日,與另外一個同事開始破雞和用噴燈燒雞毛,一干就是幾個小時,中途也沒有休息。有同事叫他休息一下,說來幫忙掌噴燈,他回答不用了。
第二天便是與群眾吃連心飯的日子。在崔林權心裡,這次吃連心飯活動十分重要,因為通過吃連心飯可以凝聚人心,更加拉近干群關系,全面掌握當前群眾的所思、所想,讓群眾暢所欲言表達心聲。
為此,8月9日,他起得很早。起來后就與隊員們找桌子、碗筷等,忙了一整天。下午吃飯后,他又與群眾促漆交談,了解群眾的期盼,傾聽群眾心聲,共謀村裡發展。他與群眾談心,一直持續到晚上11點半左右。休息前,他還囑托大家早點休息,明天還要工作。誰也沒有想到這是他與群眾、與隊員們永別前的最后一次談心。
親力親為 率先垂范
“崔局長平常很平和、沒有架子,做工作都是親力親為,和我們關系也處得很好。也許是因為我們關系好了,在工作中常常和他頂嘴,但他從不計較。那天早上聽說他出事了,我就趕忙跑上去看,看到那種情況,當時真的接受不了。如果他能再回來,我一定不會再和他頂嘴,一定聽他的話,安排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該村駐村干部陳川一邊哭一邊介紹,幾次哽咽都沒有說出話來。
談到他的駐村工作,駐村隊員們都爭先恐后介紹他生前的工作情況。指揮部副指揮長田維仲介紹,今年5月2日,該村指揮部在幫助村民何進拆除舊房時,把旁邊何德林家房子的瓦片震動鬆散,下雨后何德林家房子開始漏雨,於是何德林便跑到指揮部反映情況。崔林權得知情況后,立即到他家查看,發現的確漏雨。第二天,崔林權來到何德林家,搭好梯子就往上爬。同事張學文說:“崔局長,你下來,讓年輕點的人上去。”崔林權說:“不用,我以前撿過瓦片,絕對沒有問題。”
在該縣脫貧攻堅“沖刺90天 打贏殲滅戰”和“再戰100天 打贏收官戰”期間,村指揮部在拆除易地扶貧搬遷舊房和破舊危房前,先得將群眾房屋裡的東西全部安全轉移出來。
崔林權總是第一個沖在最前面,幫助群眾背谷子、搬桌子、凳子等。在拆除房屋中,他更是不怕苦、不怕累,拿起錘子錘、拿起鏟子鏟,沒有一樣活能難倒他。而且,每一次他都是撿重活干。他常和隊員們說:“我身體好、力氣比你們大,自己做起來感覺更踏實。”在幫助群眾房前屋后硬化時,他拉沙子、扛水泥什麼都干,都是親力親為。
“崔指揮長是我們的榜樣,平常不管什麼事情,隻要有他在,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事。”駐村干部廖顯軍如是說。
村主任楊勝武說:“崔林權開始到村裡任指揮長的時候,我很不喜歡他。因為我覺得他工作管理得太嚴格,每天從8點鐘開始工作,要晚上很晚才能回家。中途,我隻要回一下家,他就要打電話催我來上班,我很不習慣。后來多次與他一道開展工作,每次他都是自己帶頭干,又不怕臟、不怕累,慢慢的,我也被他潛移默化了,想到他是一個外地人,對村裡的工作都這麼賣力,我有什麼理由不配合他干好工作呢?”
“后來我干工作也很賣力,隻要是他安排的工作我都會盡力去做好。但萬萬沒有想到是,我們才相處幾個月,他就離我們而去了,這樣的一個好領導,好兄弟叫我們怎麼舍得啊!”楊勝武哽咽著說。
半年來,他帶著全村干部群眾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井壩村核心指標問題全面清零,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在脫貧攻堅即將取得全面勝利之際,他卻不幸與我們永別,把一腔熱血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脫貧攻堅事業。
心系群眾 無私奉獻
崔林權時刻把群眾裝在心中,群眾的事就是他的事。石仲強是村裡的辣椒種植大戶,今年在村指揮部的發動下,他家種植了6畝辣椒。但辣椒剛移栽完,沒過多久,就遇到下大雨,石仲強的辣椒苗被雨水淹沒后,長勢十分差。該縣辣椒專班進村發現后,要求他馬上想辦法打聽一下供苗方,是不是還有多余的辣椒苗,石仲強聽了后,拿不起注意,不知道該怎麼辦?
崔林權主動接過這件事,打電話與譙家四季果蔬合作社負責人聯系,得知譙家鎮還有一部分辣椒苗,他二話沒說就開著自己的私車與石仲強到譙家鎮把辣椒苗運來,及時幫助石仲強補上。“今年如果不是崔指揮長的關心和幫助,我種植的辣椒就要虧大本了。我們欠他的人情啊!”“聽說他出事了,我感到很吃驚和悲痛,當天晚上就跑到殯儀館看了他!他真是一個好人,太可惜了!”石仲強心情沉重地說。
攻堅隊員張學文說:“崔林權經常愛關心群眾、幫助群眾!”村民何朝國是村裡的建檔立卡戶,也是他的幫扶戶,今年該戶已全部外出打工,但他家房屋周圍環境不是很干淨,指揮部於是決定給他家打掃。何朝國家的院壩裡有一個用來洗衣服的水泥台子,台子下面很臟,打掃時崔林權竟然用手去清理下面的垃圾。“不怕臟、不怕累也是他的一貫作風。”
該村建檔立卡戶吳桂霞家4口人,女兒楊燦今年初中畢業成績不理想,正當吳桂霞愁孩子到什麼地方讀書時,崔林權出現在她家,問她家當前有沒有什麼困難,吳桂霞順便就把孩子讀書的事情給他講了。“沒想到他對我家孩子讀書的事情十分上心,到處打電話幫我們聯系,最終將我家孩子聯系到了貴陽讀中職。崔林權同志平常不多說話,但脾氣特別好。記得有一次在村委會壩子裡開群眾會,有的群眾當時反應問題的情緒十分激動,吵啊鬧啊,但他一點就不生氣。”
“他對待群眾就像對自己的親人一樣,不管是在舊房拆除還是環境整治中,那裡有問題他就去那裡,通過講政策、講法律知識,反復做群眾思想工作,一直到群眾群眾滿意為止。這一點可以說是他的長處,也是他取得群眾信任的關鍵。”沙子街道黨工委書記譙喬說。
家庭和諧 任勞任怨
在家庭,他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好兒子。崔林權出生在和平街道迎將橋社區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家裡共有姊妹5人,他排行老二且是家裡唯一的男兒,姐妹們都已各自成家立業,80多歲的父母均與他一起生活。如今家裡有父母、妻子和一個女兒,原本一個幸福的家庭,瞬間蒙上了一層陰影。
崔林權的妻子田茂霞介紹,今年從3月份進村幫扶后就很少回家。在她的記憶中一共回家5次,都是因為在縣城開會或辦事隨便回家,而且每次回家不到一個小時就匆忙離開了。他每次都是說,現在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村裡事情特別多,得趕快返回去。就算是沒有駐村以前,他也是以單位工作為重。他在家呆的時間沒有在單位呆的時間多,基本上都是早上出門上班,下午下班后才回家。隻要回家,他很勤快的,煮飯、拖地等家務都是他做。
“對他的工作我很支持,他駐村這段時間,家裡的一切事務都是我一個人承擔,但我從來沒有怨言!因為他拿著黨的工資,就該為黨和群眾辦事!”田茂霞邊哭邊告訴筆者。
他的妹妹崔學蘭介紹,他哥哥是一個十分和氣和重感情的人,是姐妹中的榜樣,平常大家都是以他為驕傲。家裡母親做過心臟搭橋手術,每個月又要到重慶西南醫院復查一次,父親前段時間不小心又將腿斷住院,女兒又在銅仁讀書,如今他走了家裡就隻剩嫂子一個人照顧老人,想起就難過啊!父親住院期間,他隻要有空就陪在父親身邊,孝心特別好。
“崔林權在單位工作上是好搭檔,生活中是好弟兄。他分管辦公室,不管有什麼事情他都與我或其他班子成員商量,大家對他特別信任。他特別講政治、顧大局,從不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任何時候安排他的任務,他都不推遲,是一個難得的好干部。”沿河自治縣司法局局長謝鴻說。
崔林權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工作上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愛崗,默默奉獻。自擔任村級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以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根基層、心系群眾、敢於擔當,為井壩村的脫貧攻堅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稱贊和組織的肯定,充分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楊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