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赤水:

依竹而旅,7萬人吃上生態飯

2020年08月17日08:39  來源:貴州日報
 

百萬畝竹海沿山勢綿延起伏,數千挂飛瀑在山間激蕩,數萬株桫欏身姿搖曳,全國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燦若紅霞,丹青赤水,處處風景如畫。

好風景要變成好財富,對此赤水路徑十分明晰:赤水最大的優勢在生態、潛力在生態、希望在生態。為此,赤水市堅持“全域旅游·全景赤水”發展理念,積極探索“生態旅游+扶貧”工作模式,把旅游業作為脫貧富民的重要產業,走出了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綠色脫貧之路。

恰逢旅游旺季,在兩河口鎮黎明村的大瀑布景區,丹霞翠竹間的帳篷酒店客人越來越多。“過去這裡還是全縣最窮的村之一,農民連飯都吃不飽。”黎明村村支書王廷科記憶猶新,“自從市裡對大瀑布景區統一開發后,每年接待游客100萬人,全村197人中有110多人在景區工作。”

2014年,借助景區優勢,黎明村57戶農戶自籌資金87萬元成立了黎明村生態鄉村旅游服務公司,在景區上游發展漂流。“首次開漂時異常火爆,2個月不到就盈利50萬元,按照60%的收入由村民按股分紅,40%留給村集體,村裡用這筆錢統一為全村農戶購買了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王廷科說。

在漂流項目沿線,共有40多個安全員,全是黎明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陳萬倫正是其中一員。他的家就在景區裡,房子是木質結構,雖略顯陳舊,但看起來仍然結實,這種房屋是當地作為特色民居保留的。從廳堂到臥室,收拾得干淨整潔,牆上“脫貧標兵”的牌匾格外醒目,平板電視和電冰箱拉近了這個古朴民居和現代生活的距離。

2010年,在外打工的陳萬倫因為父親生病回鄉,家裡的生計、父親的醫藥費都隨之成了問題。“現在我在漂流公司上班,一年能賺兩萬元,媳婦在大瀑布酒店工作,一年收入近三萬元,再加上村集體經濟的分紅,年收入有六萬多元。”

為充分發揮旅游扶貧的市場優勢、產業活力、造血功能和帶動作用,赤水市通過利益、產業、就業三大聯結,探索出“景區帶村、能人帶戶、崗位帶人”的旅游扶貧模式。

利益聯結、增強信心。赤水市採取“旅游+村集體+公司+農戶”“旅游+合作社+農戶”模式,加強景區周邊、沿線村開發建設,群眾將資金、土地、林地、房屋等資源入股旅游公司或合作社,直接參與旅游開發,由旅游發展公司實施整村包裝打造和建設,推進景區自然風光與村庄人文風情融合發展,實現利益聯結、景區發展、農戶收益。

產業聯結、互惠共贏。赤水市大力挖掘古村文化、黔北民俗文化,運用農村閑置房屋、閑置農田、閑置勞力的潛在價值,鼓勵農民發展鄉村客棧、風情客棧和農家樂,促進“吃在農家、住在農家、游在農家、樂在農家”,有效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

就業聯結、穩固脫貧。採取大景區帶動發展模式,赤水市在景區景點沿線規劃布局商業網點,引導群眾從事民俗旅游小手工生產、旅游商品制造、旅游產品銷售,通過開發餐飲業、住宿業、娛樂業、交通業、商業等行業中的服務性崗位,在景區開發保潔員、安保員、檢票員崗位,著力解決群眾就業難題,實現致富增收。

目前,赤水已建成鄉村旅游點15個,建成鄉村客棧300多家,農家樂140多家,鄉村旅舍300余家、農家樂140余家,帶動餐飲業2285家,旅游從業人員達7萬余人。(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方春英)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