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賴盈盈
7月10日,貴州財經大學“雙創”一條街,“印象台江”商店人頭攢動,一種包裝精美的“果蔬脆”吸引了眾多路人的目光。
“因為疫情,門店開業推遲了,但也因此有了開發產品的時間。”“印象台江”負責人、貴州財經大學電子商務專業2020屆畢業生李冰清說,團隊新開發的“果蔬脆”銷售十分火爆,半個月就賣了1000多袋。
“印象台江”成立於2016年,通過開設線上和線下平台,助推台江扶貧農產品“黔貨出山”。2019年,銷售額接近60萬元。
貴州財經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王志亮說:“各學院都在積極扶持1名以上畢業生自主創業,畢業生不僅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種專項扶持政策,學校創業園在遴選時也會向應屆畢業生傾斜。”
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是促進就業的有效方式。去年,貴州省印發了《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實施意見》,明確從推廣創業導師制、支持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深化產教融合、加強創新創業新型智庫建設等方面發力,強化教育培訓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
貴州商學院電子商務2020屆畢業生張躍、楊波,在學院就業工作部門和創新創業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創立了貴州達校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業務涵蓋網站建設、廣告發布、電子商務、信息系統集成等互聯網相關服務。
張躍告訴記者,公司每年交易總額100萬元以上,累計為學校提供了300多個勤工儉學崗位。
激發農村“雙創”活力,推動“雙創”要素向農村集聚,加快培育創新創業型農業經營主體,高校畢業生是生力軍。
2018年,王興杰從貴州師范大學畢業,拒絕了知名企業的邀約,與哥哥王興貴一起回到家鄉納雍縣化作鄉,種起了櫻桃。去年,兄弟二人與京東合作,逐漸做大了銷售網絡,為當地鄉親帶來了發展機遇。每逢櫻桃採收旺季,僅是選果、打包等工作,就帶動了當地130多名農民就近務工。
今年,受疫情影響,全國生鮮電商發展迎來新契機,王興杰兄弟成立的貴州小櫻桃科技有限公司的訂單銷售額更是突破了1000萬元,僅是廣州的櫻桃訂單,就達到了20萬斤。
近年來,貴州不斷深化產教融合,為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們圍繞全省文化旅游、文化農業、文化娛樂三大板塊,打造‘黔貴世界’動漫項目,助力本省文農旅產業升級。”貴州有點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鄧磊表示。
鄧磊擁有“雙重身份”,他不僅是公司負責人,還是貴州大學明德學院傳媒系雙創辦主任。在教授學生課業的同時,鄧磊還要引導學生參與到創業項目中。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副院長楊波認為:“畢業生步入社會后,不僅要繼續打好專業基礎,提升系統思維能力,更要不斷培養自身的企業家精神,為創新創業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