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農村電網、保障產業用電、結對駐村幫扶

點亮群眾脫貧路

本報記者 萬秀斌 蘇 濱

2020年07月13日08: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擦得锃亮的藍色安全帽,有些泛白的藍色工作服,一塊滿是磨痕的工作牌,一個裝著各式工具的工作包……電網工人們時常穿梭在田間地頭、街頭巷尾、產業園區,用自己的堅守,點亮群眾的脫貧路。近3年時間,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投入上百億資金,為貴州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

群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

在貴州省織金縣八步街道新化村,說起以前缺電的日子,話少的貧困戶孫凱立頓時有了興趣。缺電,影響的不僅是村民的生活,還有大伙兒挂念的收入。

2016年,借著扶貧政策,孫凱立咬牙申請了5萬元的特惠貸,發展養殖、釀起了苞谷酒。剛要准備大干一場,煩心事接踵而至。“加工飼料的設備功率不到2千瓦,在白天愣是轉不動﹔用小水泵抽水釀酒,電壓小了,一滴水都上不來。”最后弄得孫凱立也沒辦法,“白天用人力,到了半夜再開機器,掙得沒多少,隻能勉力維持。”

“9個村民組、2100多人住得太分散,全村隻有4台配電變壓器,電壓經常掉到170伏,燒壞變壓器也不是新鮮事。”八步供電所負責人楊春峰也知道狀況,但要解決談何容易?隻能苦等機會。

2017年,貴州電網實施的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對准了新化村,楊春峰立刻帶人行動了起來。

“先把舊變壓器增容,從30千伏安擴到100千伏安,再增加3台大容量的變壓器。”雖然沒能早點改造,但楊春峰早就提前盤算好了方案,“電線杆需要增高加密,電線也得重新拉,過去用的是裸導線,很容易觸電,得全部換成絕緣線,裡頭鋁芯的直徑都是過去的9倍粗。”

在大屯組,楊春峰等人沒少吃苦頭。“電線杆運不進去,隻能找人抬。最后8人一組,跟纖夫一樣喊著號子,抬著12米、1000多斤的杆子一步一步往前挪,最遠的足足抬了兩公裡。”楊春峰說,“有些地方坡陡沒路,吊車開不進去,平時10分鐘就能立好的杆,當時要少則兩個小時,多則一天的時間。”

群眾住在哪兒,電網改造就覆蓋到哪兒,確保不漏一戶。截至2019年底,貴州電網共投資近67萬元,幫助新化村9個村民組完成電網改造,實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還間接帶動村子摘了帽。

產業:從“緩慢跑”到“加速跑”

位於織金縣的貓場鎮,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開始做皂角粗加工。從零星的小作坊,到成為全國最大的皂角精加工基地,僅在用電這一塊兒,鎮裡就沒少想辦法,村民謝偉最清楚。2011年,常年跑服裝生意的謝偉發現,在山東、河南的一些地方,生長著大量皂角樹,當地人壓根沒當回事兒,許多皂角在熟透后直接爛在地上。好東西就這麼浪費了,他決定返鄉辦皂角加工廠。

“老家的皂角樹現在沒剩幾棵,主要從省外收購,加工,再賣出去。”如他所料,廠子運轉得很順利,短短幾年,淨利潤輕鬆突破6位數。到2015年,類似的廠子慢慢增到了20家。

廠子多了,用電不足的短板暴露了出來。

“皂角精加工需要烘干機,功率一般不超過30千瓦,之前還能正常轉,后來隔幾天就跳閘、停電、機器轉不動,很惱火。”折騰的次數多了,謝偉都摸清了皂角精的特性,“隻要2個小時不烘干,就會變質,直接造成損失。”最嚴重的一次,謝偉虧了20多萬。

“這裡是單回路供電,一旦發生故障,整條線都受影響。”貓場供電所所長趙鑫介紹,“鎮上的設備多了,變壓器就超負荷,造成低電壓,影響產業用電。”

后來,貴州電網投了2000多萬元,對全鎮進行電網改造,保障產業用電。“設計了雙回路供電,新增97台配電變壓器,所有機器同時開著,電壓也能穩定在200伏以上。”趙鑫說。

沒了障礙,鎮上的加工廠以每年30家左右的速度快速增加,現在已有142家,成為全國最大的皂角精加工基地,特色產業逐漸穩固。而謝偉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僅去年他的淨利潤就達150萬元。

“公司決定再投資3000多萬,新建一個110千伏的變電站,為產業發展徹底清除障礙。”趙鑫表示,項目計劃下半年開工,明年投入使用。產業起來了,貧困戶就業有了更多可能。

村子:從貧困村到“模范村”

叫得響的產業幾乎沒有,貧困發生率一度高達15.72%,年輕人紛紛外流……39歲的駐村第一書記嚴召波,怎麼也沒料到,自己會到洛麥村駐村幫扶。

洛麥村地處安順市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板當鎮,過去村民之間愛打架,手腳也不干淨﹔后來當地倡導種核桃、石榴、中藥材,結果種啥啥不成,村民鬧情緒,意見大。在貴州電網結對幫扶紫雲后,2017年9月,安順供電局職工嚴召波被選派到了這裡。

在流轉土地,發展特色產業時,嚴召波碰上了硬茬。

“村民很抗拒,之前種的那些都沒成,大家顧慮比較多。”當時鎮裡剛好有個食用菌的項目,嚴召波不想錯過,但沒想到阻力這麼大。

“當時就帶著干部,分成幾路,挨家挨戶地磨,就是要把他們的想法給擰過來。”難度最大的一戶,他前后磨了9次才做通。等去鎮裡開會,嚴召波才發現,10天內流轉100畝土地的任務,其他村子沒完成,唯獨洛麥村,食用菌項目就此敲定。

整整160個大棚,2018年上半年正式投產。“近80人的工作有了著落,一年每人最少也能掙2萬元。”為了讓更多人留在村裡,嚴召波又幫助村裡引進了菌棒加工廠、青貯飼料廠、生物有機肥廠等,解決了上百個崗位。

“今年村裡又流轉了2100畝土地,專門發展佛手瓜、菌草、辣椒等特色農業。”嘗到甜頭的村民,一改往日對嚴召波的看法,信任就這麼培養了起來。

如今的洛麥村,人均年收入超過9000元,實現了整村脫貧。這個過去的貧困村,也成了當地的模范村。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3日 第 13 版)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