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片土地不再貧瘠!記沿河縣踩經村脫貧攻堅隊

2020年07月10日09:21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攻堅隊員與老百姓交心談心。文波 攝
攻堅隊員與老百姓交心談心。文波 攝

踩經村地處貴州深度貧困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夾石鎮,長期以來,由於受地理環境和交通條件制約,生產生存條件十分惡劣,交通不暢,產業不發,飲水不保,環境臟亂,屬一類貧困村,絕大多數村民都靠外出務工求生活。

今年以來,踩經村也和沿河其他貧困村一樣,進入決戰決勝深度貧困的最后沖刺階段,村脫貧攻堅指揮部正帶領全體攻堅隊員夜以繼日奮戰在組組寨寨,用堅守和擔當、用汗水和心血譜寫一曲曲撼天動地的脫貧戰歌。

精准研判  壓實責任

近日,筆者在夾石鎮採訪,聽當地干部群眾說,夾石條件最老火的村是踩經村。

從鎮政府出發,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彎彎山路,下午4點左右小車開進踩經村委會大院。

知道筆者要去採訪,村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林峰和村支書主任早已等候在村委會。“趁天色還有點早,我帶你先到村裡轉一轉,看看村容村貌。”林峰熱情地接待筆者,一路介紹起村裡的脫貧攻堅工作。

踩經村距沿河縣城56公裡,離夾石集鎮15公裡,全村國土面積2.5平方公裡,其中耕地1343畝(田739畝,土地604畝),林地700畝,轄11個村民組,農村人口562戶2095人,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2戶580人,已脫貧115戶530人,還剩余貧困人口17戶50人,貧困發生率已降至2.39%。

林峰告訴筆者,他和同事楊彰迪都來自銅仁市政府辦公室,是今年2月初進駐村裡的。“剛來村裡正是新冠疫情鬧得最緊張之時,看到村裡的境況,心裡很不是滋味,村寨分散,兩個組進組路沒有硬化,兩個組飲水不保障,村內到處臟亂,天天都有村民到村委會反映問題,大多數是提困難要低保……”

由於村裡的建設和發展欠帳多,林峰和來自貴州省司法廳派駐踩經村第一書記周茂商定,首先對全村基本情況進行再核查再摸底,對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要求,詳細梳理出需要解決和補課的問題,再一一進行研判,分組分戶分項分類列出解決時間表和解決方案,明確責任人,分輕重緩急逐步推進,直至清零。

“根據村攻堅隊員的實際,我們採取的也是精准派人,因組因事安排隊員,一個人包一個組,對組裡的各項工作負全責,直到脫貧出列。”村脫貧攻堅指揮長田小龍說,除需要集中力量突擊的重大事項,如舊房拆除等,其余的硬件軟件工作,都由包保人負責完成。

針對每一項工作,都要求隊員制定工作方案,村指揮部制定督促和考核方案,實行一天一報、一天一研、一周一查,真正做到縱向有人統、橫向有人抓,以確保工作進度和質量。

強化管理  提升戰力

踩經村脫貧攻堅指揮部共有攻堅隊員16人,其中村干部4人,其余1人來自省直部門、2人來自市直部門、2人來自縣直部門、7人來自鎮直部門。

周茂說,攻堅隊的成員結構比較合理,老中青結合,平均年齡34歲,除了有省、市、縣、鎮、村干部外,有退伍軍人3人,有學校教師5人。

“雖然整個戰隊充滿激情和活力,但人員來源差異性較大,我們實行社會化、機關化和軍事化相結合,進行統一管理。”林峰告訴筆者,每天七點鐘起床,晚上休息時間根據工作完成情況自定,要求隊員白天在組裡,晚上回村開會,突擊性重點工作,實行分工合作,兵團作戰,確保點上面上強勢推進,后期跟進。

工作中,指揮部要求,每個隊員必須按照工作規劃和安排進度完成任務。“我們規定,一次完不成任務在研判會上通報,兩次完不成任務在研判會上作檢討,三次完不成任務自行到鎮紀委接受問責處理,並將處理意見帶回村裡來。”周茂說。

採訪中,村支書杜典超講了一個故事:攻堅隊中很多隊員是今年初才到村裡的,為了讓隊員們多和群眾打成一片,建立好和諧感情,處理好干群關系,進一步提升互信程度,村指揮部經常不實行集中吃飯,食堂中餐晚餐都不開火,要求所有隊員必須在農戶家解決吃飯問題,並按紀律要求自己付費或自帶食材,和農戶同吃同勞動,通過一段時間的“下沉”,攻堅隊員對所包組的群眾戶戶熟悉,人人相識。

“我在村裡工作了幾十年,從來沒有見到過行動力這麼強的工作隊,特別是在村寨環境整治和舊房拆除中,經常是一呼百應,全員參戰。”村主任杜典江感慨。

杜典江說,由於村裡修路和農戶建房,過往工程車在水泥公路上積下許多泥土和砂石,人工清少又慢又掃不干淨。有一天下大暴雨,指揮部臨時決定,冒雨上路借助雨水沖洗清掃泥砂。

命令一出,所有攻堅隊員都把手機放到辦公室,換上拖鞋就沖進雨中,通過3個多小時的清掃,路面干淨了,但隊員們的衣服卻濕透了,沒有一個隊員退縮叫苦,現場場景讓很多村民感動。

“指揮部對我們攻堅隊員,工作要求雖然很嚴,但我們在生活中卻很融洽,隊員家庭有什麼困難,大家都是互幫互助,工作上也是相互支持和包容,整個團隊顯得很和諧團結。”隊員楊彰迪說。

堅守陣地  決勝脫貧

採訪中,筆者見林峰隻穿著T恤、西裝短褲和拖鞋在村裡走動,其他隊員穿著也很朴素。“一是工作需要,在農村做群眾工作不比機關,隻有穿得普通一些,才能和群眾拉得近距離,他們才會向你說實話說知心話﹔二是在村裡簡單的穿著讓人感覺很隨意很涼爽。”林峰說。

在村委會,林峰和周茂說得最多的,是攻堅隊員的堅守和擔當,為了扎實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確保踩經村如期脫貧出列,隊員們個個都傾注了所有的精力和激情。

杜典江說,進駐村裡近五個月,林峰隻回過兩次銅仁,一次是4月中旬村裡的春茶出來了,到銅仁賣茶葉,村裡每斤賣500元,在銅仁他每斤賣到了600元,共賣了100多斤﹔一次是5月中旬,到銅仁市紅十字會協調救災物資,爭取到了30床棉被、50桶食用油、50噸大米等。

楊彰迪也隻回過兩次銅仁,一次是拆除舊房時,因過度勞累而病倒,在沿河久治不好,隻好轉到銅仁治療﹔一次是陪林峰到銅仁辦事。

楊彰迪今年32歲,剛從部隊復員安排到市政府辦工作,原來他和未婚妻已商定,復員后就結婚,沒想到剛到單位上班,就被派到沿河駐村扶貧,婚期隻有推到脫貧攻堅結束后去了。到村裡,楊彰迪具體負責8組的包保工作。

據攻堅隊員介紹,楊彰迪平時不愛多說話,只是默默地做事。在8組硬化連戶路時,很多群眾因為忙農活,都不得或不願參與施工,他就自己一個人干,頂著烈日搬運水泥砂石和混泥漿,一天從早干到晚,連續干了幾天,一些村民終於被他的精神所感動,隻好放下手中農活參與施工。

村民杜朝清看到楊彰迪一個人在酷熱的天氣裡施工,心裡也被感動,就發了一個紅包給楊彰迪,要他買點水喝,而他只是回復表示感謝,卻一直沒有領取紅包。

24歲的隊員楊朝波,是夾石中學的教師,負責包保10組並代組長,忙的時候,總是不得准時趕到村委會吃飯,在硬化連戶路時,經常是自己貼錢運送水泥砂石和混凝漿。

46的隊員譚幫定,也是一名教師,來自夾石鎮苟家完小,也是今年4月初才到村裡駐村的。

為了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和增減挂鉤舊房拆除工作,譚幫定把拆房工具隨時都裝在小車的后備箱,由於他經驗豐富,拆除中經常是他拿方案,並親自上房操作,由於指揮有方,號召力強,大家都稱他“譚司令”。

為了確保舊房拆除順利安全推進,周茂還親自帶人到土地坳鎮沙灣村、譙家鎮印山村考察取經,學習他們的宣傳動員和拆除經驗。

周茂到踩經村扶貧已有三年了,村裡的老老少少都熟悉他,在整個攻堅隊中,由於他對村情組情最熟悉,所以平時工作要付出得多一些。

他累計協調省司法廳為踩經村捐贈78500元,捐贈冬季防寒服173套,購買黨建圖書200余冊,協調社會愛心企業為踩經村小學捐贈4000元學習用品。

脫貧攻堅工作隊中,村裡的四職干部也從沒有掉隊,幾乎都是脫產參與攻堅工作,每天和攻堅隊員一起同作息同考核。

村主任杜典江從去年12月到現在,隻請過一天假,就是送兒子杜秋楊到貴州師范大學附中上學,當天送上去,當天又匆匆趕回了村裡。

採訪中杜典江告訴筆者,今年春節后,他一直在村裡參加防疫值守,女兒從廣東打工回到家后,連續3天都沒有見到他,就打電話過來問他在哪兒,她從家裡趕過來看他。

在踩經村,攻堅隊員舍小家為大家,日夜堅守脫貧戰場,用心用情用力參與決戰深度貧困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發生。

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擔當和堅守,有他們的奉獻和付出,在不到半年時間裡,踩經村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和提升。

全村發展辣椒160畝,發展年出欄2200頭生豬代養項目和20頭肉牛育肥項目﹔完成茶葉加工廠建設並投入使用﹔流轉14畝水田進行蓮藕種植﹔新硬化公路7公裡,全村公路裡程達到18公裡﹔新硬化連戶路1.1萬米,人居環境整治連戶路8964米,房前屋后室內硬化1.3萬平方米﹔完成飲水工程5處和三個組自來水入戶改造﹔易地移民搬遷舊房拆除率實現100%。

除此之個,還集體清理面上衛生22次,清理農戶室內外衛生18次,全村環境衛生得到全面提升﹔整治透風漏雨168戶,整治率100%﹔完成木房牆面維護117幢﹔完成傳統文化村落青石板路鋪設552米,吊腳樓維護7棟,木房牆面維護和通風漏雨整治32幢。

從一組組數據的背后,筆者仿佛看到了一個個攻堅隊員攻艱克難的鮮活身影。

如今的踩經,產業豐茂,村容巨變,干群和諧,百姓樂業,一幅秀美的新農村畫卷,正在昔日的貧地上徐徐展開。(沿河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