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柱:投身西部廣闊空間,頂天立地做事

2020年07月01日08:22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曾柱:投身西部廣闊空間,頂天立地做事

頭發發白,感覺與實際年齡不太相符是我們對曾老師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剛剛獲得了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今天就讓我們了解我校基礎醫學院院長、免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曾柱教授的故事。

他是土生土長的貴州人,他是北京大學2003級博士生,2006年,他獲得了北京大學第五屆“學生五·四獎章”榮譽稱號,用他自己的話說,獲得這個榮譽后,讓他更加意識到自己作為北大人的責任和擔當。將北大人“兼容並包,思想自由”、“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精神和品質深深融入自己的骨子裡。以致在畢業后的工作中有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2006年從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物物理學系畢業后,他遠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生物醫學工程研究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師從著名科學家錢煦(Chien Shu)教授。

2008年回國時,他本可到北上廣等發達地區發展,但是,考慮到作為土生土長的貴州人應該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所以,當時就義無反顧地回到了貴州醫科大學(原貴陽醫學院)工作。在這裡,雖沒有同學之誼和師恩惠澤,但靠著誠懇、踏實、努力、開放、合作和創新,取得了同事和領導的認可。11年來,在工作上他事無巨細從來不敢懈怠。先后擔任了貴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生物與工程學院院長、大健康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和基礎醫學院院長,在不同的崗位上,他都主動作為、想方設法地謀求該部門的發展,為學校的發展做出了一些貢獻。

2008-2013年,在擔任貴州醫科大學(原貴陽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副院長期間,他牽頭申報並成功獲得基礎醫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創辦基礎醫學宗恩博士論壇,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使該院的科研經費從2008年的163.2萬元增加到2013年的800余萬元。

2013-2018年,他作為院長和學術帶頭人組建了貴州醫科大學“生物與工程學院”,該學院現有生物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和化學生物學3個本科專業,本科學生1000余人,教職工75人,引進博士20余人,搭建了教學科研平台,凝練了生物力學、生物信息學、生物材料等4個穩定的科研方向,在研項目75項,總經費1100余萬元﹔獲得省級科技創新團隊和創新群體各1個,校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各1個。2016年,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被貴州省教育廳批准為省級重點學科,並於2017年獲國務院學位辦批准成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實現了該學科在我省發展零的突破﹔2015年,在時任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的指示下牽頭組建了貴州醫科大學“大健康學院”並出任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創建了“健康管理”、“康復治療技術”和“醫學信息工程”三個本科專業,現有本科學生800余人,規劃了相關學科的發展方向,爭取到省政府5000余萬元的建設經費,目前各平台均已建成投入使用,為我省發展“大數據”和“大健康”產業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

為充分發揮高校的社會服務功能,他牽頭與惠普公司合作編制了貴陽市智慧醫療雲頂層設計方案,該平台已運行5年,狀態良好,並在此基礎上報請貴州省經信委批准成立了“貴州省醫療健康大數據研究院”並出任常務副院長﹔先后協助省委政研室、發改委、衛計委等編撰《貴州省大健康醫藥養生產業的現狀和發展對策分析》、《貴州省以大健康為目標的醫藥養生產業狀況調研報告》、《貴州省大健康大數據融合發展實施意見》和《貴州省大健康試驗區實施方案》等文件,為我省的“大數據、大健康”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接受多家省級媒體的採訪,為貴州省的“大數據”和“大健康”產業發展獻計獻策﹔受貴州省衛計委受時任常務副省長秦如培的委托,牽頭籌建“貴州省大健康(產業)展示體驗中心”,並獲有關政府部門1500萬元的建設經費支持,該中心已於2018年9月建成並投入使用﹔牽頭組織成功申報國家發改委高新技術惠民工程項目-“貴州省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現已與貴安新區合資組建“貴安貴醫大數據投資有限公司”運作該項目,預計1期投資2億元。

2018年3月至今,在高校“雙一流”建設的大背景下,他擔任貴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努力建設好貴州省的國內一流建設學科-基礎醫學,組織重塑學科研究方向,優化行政管理機構人員配置和辦事流程,改革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和教學環節,制定了“貴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國內一流學科建設方案”,完成基礎醫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合格評估,強化一流課程、一流師資和科研平台的建設﹔認真組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2018年度基礎醫學院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4項,獲得12項,較往年有較大幅度的增加,獲得省級各類項目4項,獲得市廳級項目10項,貴州省人才基地1個,貴州省科技廳重點實驗室1個,申請專利4項,專利授權2項。發表科研論文105篇,SCI論文24篇,核心期刊論文41篇。

他也是一個學者,長期從生物物理學、腫瘤免疫學和力學生物學等多學科交叉的角度從事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 DCs)的基礎和應用開發研究,近年來的研究重點集中於DCs與腫瘤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生理機械力(mechanical force)對DCs運動能力和免疫學功能調控的分子機制、基於DCs的前列腺癌在體腫瘤疫苗的研發和計算免疫學等工作,先后發現不同分化階段的DCs具有不同的生物力學特性和粘附能力,腫瘤來源的抑制性細胞因子通過生物物理學特性重建和細胞骨架的重組來損傷DCs的免疫學調控功能和運動能力,抑制性細胞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轉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ed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能夠通過異常重組DCs的F-actin細胞骨架並導致其生物力學特性、運動能力和免疫學功能的損傷,這種損傷與cofilin1、profilin1和fascin1等細胞骨架結合蛋白的異常磷酸化有關﹔生理層流剪切力可能是DCs免疫調節功能的一個負調控因構建了一系列能夠描述DCs誘導的免疫應答的微分方程以指導臨床實踐﹔在國際上率先提出“Immuno-Mechanobiology(免疫力學生物學)”的概念,並對潛在的分子機制進行了研究,這對深入理解DCs的生物學行為和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以及提高基於DCs的抗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效率來說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承擔包括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20余項,總經費2000余萬元﹔發表科技論文70多篇,其中SCI收錄30余篇,申報發明專利1項,撰寫我國首部《生物力學研究前沿叢書》-《細胞和分子生物力學》中 “免疫細胞生物力學”章節,英文學術專著《Dendritic cells: Biophysics,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Chinese Tradition Medicine》於2015年由國際著名出版集團Springer全球發行,該書目前已被付費下載2000余次﹔獲貴州省科技進步獎1項和貴州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項﹔獲國際生物流變學會和國際臨床流變學會聯合頒發的“Chien-Fung”獎 (國際生物流變學會和國際臨床流變學會為獎勵在生物物理學和生物流變學領域具有杰出貢獻的青年學者而設立)﹔受邀在“國際樹突狀細胞大會”(德國)、“國際生物物理大會”(澳大利亞)、“國際生物流變學和臨床流變學大會”(土耳其、韓國)、“國際生物力學大會”(北愛爾蘭)、“中國免疫學大會”(天津)、“中國生物材料大會”(江西)和“中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大會(澳門)”等國內外相關學術會議做學術報告﹔指導博士研究生4人,碩士研究生18人(已畢業10人),獲貴州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人次,校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人次。指導博士生獲中國生物材料大會“優秀青年學者獎”和貴州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蘇州大學研究生論文評比一等獎﹔指導碩士生獲全國生物力學會議“優秀學術論文”﹔指導本科生在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省級和校級決賽中均獲自然科學類一等獎。指導本科畢業生9名,其中3名獲校級優秀畢業論文。受聘擔任人民衛生出版社全國高等學校健康服務與管理第一輪規劃教材《健康信息管理》副主編。

英文學術專著《Dendritic cells: Biophysics,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Chinese Tradition Medicine》於2015年由國際著名出版集團Springer全球發行。

一直以來,他不忘初心,兢兢業業,開拓創新,努力工作,他總是說,工作中一定要學會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把自豪感深藏於心,頂天立地做事、做科研,“頂天”就是要瞄准國際前沿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創新工作,“立地”就是要有實現自己目標的路徑和方法,不能華而不實,不接地氣,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抱怨,學會尊重人,善於合作,虛心請教,永葆正能量,把個人、單位、國家的發展與科技前沿有機結合、有機統一,你成就了單位,單位也成就了你,地球離了任何人都會照常運轉。

2019年,他被授予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在西部的這片土地上,他用自己的行為踐行著使命、責任與擔當。(貴州醫科大學 黨委宣傳部 )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