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道活動的各大媒體記者點贊筑城:

“爽爽貴陽”宜居宜業 “中國數谷”未來可期

2020年06月15日08:51  來源:貴陽日報
 

“雖然‘中國數谷’早已名聲在外,但這次來到貴陽採訪,還是極大改變了我原來對西部地區城市的印象。”6月13日,在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青年報記者張詩童發出這樣的感慨。

當天,由中宣部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道活動貴陽站活動啟動,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等16家媒體的記者參加。

貴陽是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試驗區。主題採訪報道活動的第一站選在全球領先的無人駕駛初創企業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剛剛進入生產車間,記者們的目光就被金屬3D打印機、無人駕駛車輛等一系列高科技產品吸引住了。

作為視頻記者,張詩童一邊採訪一邊拍攝視頻,並現場開始了素材編輯。她說,無論是大數據產業發展、城市建設,還是生態環境,貴陽都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相信貴陽這座城市的發展未來可期。

貴陽兩條全長374公裡的林帶環繞全城,1000多個公園分布全域,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獨特氣韻。這樣的自然資源也為養老服務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當主題採訪報道團一行來到觀山湖區養老服務中心時,《最美不過夕陽紅》的合唱聲傳入大家耳中。看到記者們拿著“長槍短炮”來採訪自己,老人們喜笑顏開,十分高興。

“‘爽爽貴陽’名不虛傳,很適合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中國婦女報山西記者站站長姜軍旗說,小康生活不僅是吃得好穿得好,精神文化生活同樣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從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一張張笑臉上,他已經找到了本次主題採訪報道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在我市不斷加快推進大數據與服務民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大數據越來越接“地氣”,逐漸走進市民的生活。主題採訪報道第三站來到了軌道交通林城西路站,記者們在這裡體驗了方便快捷的“刷臉進站”。採訪中,不少記者將關注點放在了大數據在服務民生領域的應用。

人民日報新聞協調部編輯王洲說,在貴陽的採訪中,看到了很多把高科技發展成果與普通市民生活結合在一起的典型案例,他准備從中尋找新聞線索,圍繞“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一主題,把多彩貴州的發展成就報道好。

貴陽森林覆蓋率達53%,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在全國省會城市中位居前列,負氧離子濃度達每立方厘米1萬多個,夏季平均氣溫僅22.3℃,有著“爽爽貴陽”“中國避暑之都”的美譽。在觀山湖區的城市“綠肺”——觀山湖公園,主題採訪報道團成員將鏡頭對准在此休閑娛樂的貴陽市民。談及貴陽的生態環境,市民張先生十分自豪,向記者們介紹了貴陽市內的各大公園,並熱情地邀請記者們多來貴陽做客。

“除了大數據,生態文明也是貴州的一張名片。”中新社編輯談笑說,本次採訪中,她將重點關注生態保護,特別是大數據在生態保護方面的應用,希望重點展現近年來貴州、貴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實踐經驗。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道活動在貴陽的採訪報道共計兩天,由近60名記者組成的主題採訪報道團還先后前往時代沃頓科技有限公司、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雲景文旅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了採訪報道。大家表示,“爽爽貴陽”宜居宜業,通過採訪,對貴陽的發展有了更直觀的了解、留下了深刻印象,看好貴陽未來發展。

接下來,主題採訪報道團還將繼續前往遵義市、畢節市。

“兩三年前,我曾經來過一次貴陽,這次跟隨採訪團,作為一名觀察者再次踏上貴陽的土地,發現這裡的變化很大。我對下一步在貴州的採訪報道工作充滿期待。”光明日報社記者章正說,近年來,貴陽交通越來越方便、市民生活越來越好,大數據不僅助推了地方經濟發展,同時也融入了民生、扶貧等領域,可謂亮點紛呈。接下來,他會用自己的文字寫好貴陽故事,並挖掘這些故事背后的感人事跡。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代曉龍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