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有興的課堂很熱鬧
回家的路上,彭有興帶著學生拍手唱歌
早上6:40,彭有興跑步到營倉村村口的小山坡,這是他每天要“打卡”的地方,站在那裡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學生們……
5人、10人、20人……他遇到學生就會集結組隊,直到形成一百四五十人的隊伍,大家沿著路邊有序行走,彭有興帶著學生一路小跑,一起唱歌、拍手,還不時地督促學生們維護道路清潔。
這樣的畫面在龍場鎮早已成了一道風景線。
彭有興,27歲,六盤水市盤縣人,是一名“90后”鄉村教師,2017年從貴州師范大學求是學院體育專業畢業。2018年,通過特崗考試進入畢節市織金縣龍場鎮雙山小學任教,在學校負責語文、體育、思想品德、舞蹈科目的教學工作,是學校五年級一班的班主任。
剛來到學校任教時,彭有興仍保留著體育專業生基本的習慣,早上6:15起床,洗漱完就要開始一天的跑步運動。
從學校出發,沿著營倉村的方向一路奔跑,這條路線是營倉村唯一的通車路,也是村裡孩子們上學的必經之路,三四公裡長,路上坡面大,彎道也多,用來鍛煉再好不過,可是作為孩子們的上學路,卻顯得有些危險。
龍場鎮雙山小學有294個小學生,大多數來自雙山村和營倉村,其中營倉村就有150余名學生,由於與學校之間距離相對較遠,學生上下學需要步行半小時左右。
“在路上孩子們常常會嬉鬧追逐,三四米寬的水泥路面常有大貨車,彎道上不按喇叭的現象也時常發生。”彭有興覺得低年級的學生在這條路上行走很不安全。
城裡的孩子上下學父母都要接送,可在村裡,村民平日務農較忙,孩子們都是自己走。彭有興自己有早起跑步的習慣,他想不如跑步時順道接營倉村的孩子們上下學。
這一接送就持續了兩年,每天來回8公裡,風雨無阻。
“這個老師特別有心,經常去學生家做家訪,輔導娃娃作業,還和他們一起打掃衛生。”一提及彭有興,學校周邊的居民都贊不絕口,在他們眼裡,這是一位貼心的老師。
彭有興的班裡有一個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和奶奶住在一起。這個孩子十分腼腆,不喜歡交流。彭有興對這個學生會更關注一些,常常在課堂上與他互動,周末有空就去他家,發現家裡衛生不達標,還要幫忙打掃衛生,同時輔導孩子做功課。
在彭有興看來,這些孩子們是他的“暖寶寶”。“剛來到這裡的時候,其實是有些想放棄的,現在喊我走我都舍不得走。”彭有興回憶,2018年,在接到錄用通知后,他從貴陽驅車三個多小時來到學校,路途顛簸加上離家太遠,自己有些心灰意冷。
后來在一次家訪的路上,他改變了這個想法。“在去一個學生家的途中,村裡有隻大狗突然攔住了我的去路,很凶,我嚇得隻能停下來,突然一個小女孩沖過來,兩隻手把這隻狗的頭抱住,還示意我有她在不用怕,狗竟然就乖乖地不動了,她個頭很小,但卻讓我感到很溫暖。”彭有興說,當時他就決定,要留在這裡做這些孩子的老師。
讓彭有興印象深刻的還有一次,送孩子們回家后,返程的途中,遇到兩個學生一邊走一邊撿著路面的垃圾,於是問他們為什麼要撿垃圾,兩個孩子都說是因為看到村裡掃地的奶奶很辛苦,想要為奶奶分擔一些。這個小舉動一下子就溫暖到他的心裡去了。那次以后,每次上下學接送學生,他都叫大家維護道路清潔。
作為一個90后,彭有興喜歡融合很多新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上體育課也可以一邊唱歌一邊跳舞。“上課之前,我都會准備很多素材,他們沒聽過的音樂、沒看過的電影、沒玩過的玩具……以此來提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在彭有興眼裡,能看到學生每天開開心心地學到更多東西就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事。
彭有興用自己的熱情不斷感染著學生們,漸漸地學生們發生了很大改變。從一開始的腼腆害羞,見到他就要躲,現在卻大方活潑,看到學校的老師都會主動敬禮道一聲“老師好”。
“學校就是需要這樣的特崗教師,孩子們也喜歡這樣的老師。”校長楊平告訴記者,龍場鎮雙山小學至今已有70年左右的歷史,從最開始的師生不足,環境惡劣,到今天成為初具規模的正規化學校,除了各級政府部門的關心與支持使得辦學條件逐步得到改善以外,更多的是因為這些特崗教師的到來,為農村教育輸入了新鮮血液。
今年是彭有興擔任特崗教師的第2個年頭。談起收獲,這個皮膚黝黑、精神十足的小伙子笑著說:“我也是大山的孩子,知識改變了我的命運。希望在這裡,盡我所能,讓山村的孩子像我一樣,感受知識的力量。我選擇了鄉村,就會陪孩子們一同走下去。”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下午3點,雙山小學內歌聲悠揚,這是五年級一班的56名學生在當天最后一堂音樂課上學習的新歌,講台上班主任彭有興高舉雙手打著節拍,放學后他們要唱著這首歌,一起回家……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晨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