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帶動,水城縣阿戛鎮鬆綠村致富有路

告別懶庄稼 打造水果村

2020年06月09日09:11  來源:貴州日報
 

始於清明,及至小滿,一個半月的枇杷採摘季剛結束。

落日余暉裡,水城縣阿戛鎮鬆綠村黨支部書記李波攤開賬本,同媳婦、父母一道算起一季的收入。

“今年10畝枇杷地毛收入有19萬元。”李波和家人分享“算賬”后的喜悅,“一顆枇杷樹產值上千,比一畝玉米的收入多。”

作為鬆綠村的“當家人”,李波最操心的,是村裡產業結構調整“增收賬”。

鬆綠村過去沒有種過枇杷,2002年,村民葉景學家在廣西經商的孩子發現當地“五星大枇杷”口感和品質極佳,便從廣西引進50多株枇杷樹種在自家地裡。第四年挂果后,供不應求。

真金白銀入袋,讓村民看熱了眼,李波實實在在地觀察了2年,鼓起了勇氣,放棄旱澇保收的“懶庄稼”,“改頭換面”種植經果林。2009年,李波帶著辛苦攢下的20多萬元返村發展產業。拿到土地流轉優惠、枇杷種植前三年管護補助后,他向農技專家請教,通過網絡分析市場,為產業發展打下了好基礎。

2013年,李波的枇杷樹初次挂果,賣了1萬多元。2014年,看著“半工半農”的李波枇杷產業干得風生水起,一批村民不僅種植枇杷,也種植李子、櫻桃等其他水果。

目前,鬆綠村種植枇杷3000余畝,瑪瑙紅櫻桃800余畝,李子2000余畝,獼猴桃3000余畝,曾經的產業“空白村”,成了四季有果的“水果村”。

隨著逐年增加,李波家的經果林面積已達62畝,看著他家水果連年豐產,讓他成了群眾打心眼裡佩服的致富帶頭人,2017年,他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照顧小家,需要有“財”﹔而帶領大家,需要有“才”。

身兼著致富帶頭人和村黨支部書記雙重身份,李波對產業發展的長遠規劃更加細致。“不能走‘蹺蹺板’,要走‘平衡木’,‘才’‘財’兼備才能行穩致遠。”

做優一產,向畝產要效益﹔做精二產,向深加工要附加值﹔做強三產,向採摘體驗要“游客經濟”。

起草種植標准,嚴禁使用除草劑﹔注冊商標,打響品牌﹔對接加工廠,布局第二產業﹔擴展電商渠道,廣開銷路……一季枇杷剛“下市”,李波和村干部馬不停蹄地布局產業。

“今年,我爭取把自家零散的經果林連成片,讓小農機更好下地,還打算完善水利灌溉設施。”從帶動規模到帶出效益,李波在農業產業化上再度成為先行者。(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諶晗 陳江南)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