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畢節市七星關區緊扣市委“113攻堅戰”戰略部署和區委“1136”工作規劃,堅持大黨建統領,圍繞優化組織設置、強化基層保障、細化黨建責任、深化改革創新“四化”舉措,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全區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優化組織設置 推動基層黨建標准化
在實施基層黨建“標准化建設”的基礎上,大力開展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改革工作,將黨組織建在自然村寨(村民小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及產業鏈上。全區新建村級黨委19個、黨總支164個、黨支部624個。
新建支部中,建在村民組和自然村寨的有573個,網格上的有37個,產業鏈上的有11個,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上建立的有3個,進一步優化了黨組織設置,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同時,依托基層黨組織建立脫貧攻堅講習所,建立完善區、鄉、村三級講習師資庫。
目前,全區已成立脫貧攻堅講習所522個,建立了擁有4100余名講習師的師資庫,開展講習3000余場次,參與群眾20萬余人次,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服務脫貧攻堅的效能。
強化基層保障 實現動力激情最大化
強化陣地保障。投資3.5億元,新建村級服務陣地314個,改擴建35個,利用公產解決26個。目前,新建服務陣地已竣工並投入使用,大幅提升了村級組織的形象面貌。強化待遇保障。
為村(社區)干部每月提高800元待遇報酬,村級干部待遇報酬從原來每月最低1000元提高到1800元,最高達3000元以上。同時,明確從2018年起,再為村(社區)干部每月增加1000元待遇報酬。
強化激勵保障。大力推進“規范·示范·典范”村(社區)創建,對評審為規范、示范、典范的村(社區),分別為村級組織增加1萬元、2萬元、3萬元的工作經費,分別給予村(社區)干部1萬元、2萬元、3萬元的年終獎勵。截至目前,全區已評比表彰了50個“范本村(社區)”,發放獎勵資金442萬元,大大激發了廣大村級干部的干事創業熱情。
細化黨建責任 推進工作落實精准化
圍繞“亮單明責”,實施基層黨組織“亮單行動”,精心設計黨建、服務、發展、安全四張清單,通過年初“亮單”、年中“對單”、年末“評單”方式,切實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
圍繞“提質晉位”,精准識別整頓后進黨組織,積極落實縣級領導、組織部門和鄉鎮聯系包保制度,有效確保26個后進村黨組織全部實現晉位升級。
圍繞“選優訓強”,精心研判貧困鄉鎮、貧困村尤其是深度貧困村領導班子運行情況,及時調整村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從區直部門選派16名優秀科級干部,到24個深度貧困村所在的16個鄉鎮挂任扶貧黨委副書記,強化了基層工作力量。先后組織開展換屆后的支書、主任,貧困村支書、黨員致富能人,深度貧困村支書、主任集中培訓、專題培訓共23期,已培訓2144人次。
深化改革創新 促進生產經營組織化
成立“村社一體”合作社,採取“支部+合作社+N”發展模式,鼓勵村民以土地、資產、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與合作社聯營,建立了村集體、農民與經營主體緊密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成為股東,參與分紅,實現增收。
在黨組織的引領和村合作社的指導下,多數村(社區)結合實際,從每個農戶家庭選出1至2人參與組建工程隊、運輸隊、老年協會、婦女協會等群眾組織,將農民重新組織起來,共同抱團發展。( 張文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