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五局:樹牢精品意識 鑄就品牌形象

2020年06月01日14:03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陽新庄污水處理廠工程。中鐵五局供圖
貴陽新庄污水處理廠工程。中鐵五局供圖

《高海拔超高地溫隧道施工關鍵技術研究》《新建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長城站爆破開挖微損傷及降振技術研究》等7項成果分獲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學技術獎、中國爆破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和一等獎﹔

《施工企業以BIM應用為核心的項目管理能力提升》《復雜高鐵工程以生態優先、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為核心的全方位綠色施工管理》等7項成果榮獲國家級管理創新成果二等獎;

新建廣西南寧至黎塘鐵路南寧東站站房及相關工程、貴陽市新庄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等5項工程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參建的渝利鐵路、京滬高鐵、新建拉薩至日喀則鐵路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

中國中鐵五局集團近年來圍繞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立足承建京張、川藏、滇中引水等為代表的大國工程項目,以技術創新為引領,助力攻堅克難、提升產品質量、展樹企業實力,鑄就起響亮的鐵軍擔當品牌形象。

精品智能鑄就京張高鐵

2019年12月30日,世界首條時速350公裡的智能高鐵京張高鐵正式投入運營。中鐵五局承建的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新八達嶺隧道和八達嶺長城站位於世界文化遺產八達嶺長城核心景區,是國內埋深最大、暗挖斷面最大、洞室群最密集的站隧一體化工程。

自2016年4月初,中鐵五局進場施工以來,便以能力提升、創新應用、文化融合為引領,以建設精品工程、智能京張為目標,推動工程建設提質升級。施工過程中,創新應用“DFHZ”開挖、大跨過渡段預應力錨杆、小間距隧道洞室群精准微震微損傷爆破等工藝工法,推動工程“智造”。

中鐵五局的9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和18項實用新型專利,被評為全國建筑業創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創新應用設計壽命長達300年的耐久性混凝土、應用噴涂再生橡膠瀝青防水涂料等新型材料,體現工程“智慧”,提高了防水、質量保障了工程施工質量、環保質量﹔創新應用基於BIM+GIS的三維管理平台的信息化技術,打造工程“智芯”,實現了“目標設定-模擬優化-跟蹤展現-分析調整”一體化把控。

歷時近四年的奮勇拼搏攻堅克難,全體參建人員鑄就了“傳承、奉獻、創新、引領”的中鐵五局京張項目精神,實現了超大復雜暗挖洞群車站、長大隧道大跨段多斷面等多項技術創新,新八達嶺隧道及八達嶺地下車站獲國際隧協年度工程提名,迎來了“國際大斷面隧道及地下空間修建技術交流會”國內外近百位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設領域專家的現場觀摩。不僅把標段工程建設成為了新時代鐵路精品示范工程,更擦亮了中國高鐵建設的“金名片”。

氣勢恢弘鏖戰雪域天路

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強化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加快川藏鐵路、沿江高鐵、渝昆高鐵、西(寧)成(都)鐵路等重大工程規劃建設。

喜訊傳到川藏鐵路重要組成部分拉林段中鐵五局施工現場,全體建設者倍感驕傲自豪,決心以時不待我的責任感、緊迫感,抓緊加快管段剩余工程建設,爭取轉戰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在這條新的雪域天路上續寫鐵軍恢弘篇章。

雪域高原筑天路,五局鐵軍有擔當。早在本世紀初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格(爾木)拉(薩)段的建設中,中鐵五局就先后承建了5標和27標兩個標段全長近82公裡的艱巨施工任務。承建的世界高原多年凍土區第一長隧——全長1686米的昆侖山隧道,榮登第八批中國企業新紀錄榜。妥如至羊八井段高原濕地綜合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魯班獎。同時積累下攻克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這三大世界難題的豐富施工經驗。

此后,在青藏鐵路的延伸線拉日鐵路,中鐵五局又先后承建總長24.3千米的線下工程和正線123.4千米的 “三電”工程施工任務。攻克了色麥村隧道、甫當隧道和雅魯藏布江一號特大橋這三項全線重點控制工程,捧回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榮獲第十七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揮師雪域戰川藏、攻堅長隧譽天路。2014年12月19日上午,拉林鐵路先期段“兩隧一橋”重難點工程青年突擊隊授旗儀式在中鐵五局承建的第5標段桑珠嶺隧道隆重舉行,正式拉開我國第二條雪域天路——川藏鐵路的建設序幕。

桑珠嶺隧道,全長16449米,最大埋深約1347米,穿越海拔3500米以上的雅魯藏布江峽谷地區。因為“超長大、超深埋、超高溫和強烈岩爆”的“三超一強”特殊性,被列為全線第二長大隧道和重點控制性工程。中鐵五局建設者借助三臂鑿岩台車、運送預制冰塊進洞降溫、配發防暴裝備確保人機安全、使用地質雷達超前探測地質等多種科技手段,僅用了三年時間,於2018年1月12日上午成功貫通全隧,成為全線首座貫通的長大高風險隧道。

兩年后,也就是今年4月7日,在全國上下疫情防控不鬆緊、復工復產快推進的關鍵時期,隨著中鐵五局站前3標藏噶隧道勝利貫通,拉林鐵路全線47座隧道實現全部貫通,為全線明年按期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藏噶隧道全長8755米,Ⅰ級高風險隧道,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咽喉”工程。先后穿越長達960米、最大日涌水量達2.3萬方的冰水沉積層,長達900米、突水涌泥量高達1.6萬立方的連續富水斷裂帶,以及高地應力引發、累計水平收斂值達3.1米的軟岩大變形等7個不良地質。

自2015年6月進洞施工以來,通過增開作業面實現長隧短打,充分利用超前地質預報等手段,採用小斷面三台階開挖、分台階帷幕注漿、長短組合錨杆等多項措施,開挖富水冰磧層段,實現了隧道施工安全快速掘進。

不僅如此,在長達66.07千米的3標段,中鐵五局還完成了含7站6隧28座橋梁等線下主體工程的艱巨施工任務。特別是全長的3375.33米明則特大橋,實現按期安全環保跨越雅魯藏布江,得到業主和西藏自治區環保廳的高度認可。

彩雲之南亮劍滇中引水

“77.3米,國內最深深度基坑誕生!”5月21日,國家重點水利項目滇中引水工程施工現場傳來喜訊:中鐵五局承建、開挖深度達77.3米的滇中引水昆明段龍泉倒虹吸接收井基坑開挖順利完成,成為目前國內開挖深度最深的基坑。

半徑8.5米的圓形結構,國內尚無相關施工經驗可供借鑒,坑內施工區域場地狹小,機械設備操作空間有限,交叉作業多,且地質條件復雜,土方吊運困難……中鐵五局建設者挑戰極大難度施工,按期實現節點工期。

而在4月上旬,業主公布的一季度考核結果中,中鐵五局大理Ⅱ段1標項目部獲質量安全考核、環境保護考核和水土保持考核三個“第一”。

滇中引水工程,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標志性工程,途經麗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紅河,線路全長664.326公裡,其中引水隧洞611公裡,總工期96個月,是雲南省有史以來和目前全國在建的引調水工程中投資規模最大、建設難度最高的水利工程。

工程體量大、建設周期長、施工難度高,中鐵五局亮劍彩雲之南逐鹿滇中引水,依靠科技攻堅克難,展現實力打響聲譽。

2017年10月,中標滇中引水施工准備工程龍泉倒虹吸始發井和接收井﹔2018年7月,中標滇中引水首批5個主體工程之大理Ⅱ段施工1標﹔2019年6月,中標昆明段施工6標。

還有更大的收獲。2019年12月,中國中鐵聯合體順利中標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Ⅰ段至楚雄段和和楚雄段至紅河段這兩大引入社會資本建設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建設項目。

而憑借在前期標段施工過程中展樹的過硬專業實力和良好企業信譽,以及作為聯合體主要成員參與本次投標經營作出的有力貢獻,中鐵五局再次獲得兩大項目中4個分段的施工任務。

至此,中鐵五局前后在滇中引水項目獲得施工任務已超過80億元,承建的主輸水線路施工總裡程達到103.215公裡,佔到全線的15.53%。不僅如此,承建各標段工程施工技術難度、安全風險等級都排在全線各標段前列。

昆明段4標,總干渠全長7071米,含龍泉隧洞出口段、龍泉倒虹吸、昆呈隧洞進口段共3座輸水建筑物。標段位於滇池流域水環境敏感區域范圍,穿越昆明市五華區、盤龍區境內既有地鐵線、老舊居民區、交通密集和管線密布的市政道路等地表敏感建筑物。

施工過程中,面對社會關注度高、文明施工要求嚴,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要求高,以及協調任務重、范圍廣、難度大等外部環境因素,挑戰盾構下穿昆明地鐵2號線和盤龍江橋、單口獨頭掘進長達5千米、大埋深高水壓地層掘進、深度達75米的倒虹吸接收井基坑等多重高風險施工技術難題。

進場以來,針對接收井開展了復雜條件下超深基坑施工的風險識別與安全評估、地下連續牆槽壁穩定性及垂直度控制、開挖環境影響及優化控制技術等研究﹔針對線路盾構掘進,立項了“上軟下硬地層引水隧洞礦山法施工及近距離側穿老舊房屋安全保障”“城區復雜條件下超埋深長距離引水隧洞盾構掘進”等兩項關鍵技術研究。

大理Ⅱ段海東隧洞,主洞全長25.285千米,全線五大長隧之一。具有“地下水位高、涌水突泥風險高、軟岩變形風險高、有毒有害氣體風險高、斷層穿越風險高”的特點,施工難度和單公裡投資金額高居全線第一。

進場以來,圍繞打造安全優質、環保綠色、民心廉潔的工程目標,組織開展主洞底板砼成品保護、限排段超前預灌漿堵水、穿越斷層破碎帶和活動斷裂帶變形控制、硫化氫與氯氣的探測和防治(研究豎井通風的可行性)等科技攻關,確保了工程安全質量總體可控,施工組織持續均衡推進。(袁蓉生)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