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縣開發水利公益性崗位助力脫貧攻堅

“三員”解“三難”

2020年05月29日08:26  來源:貴州日報
 

5月16日傍晚,晚霞照射下的從江縣洛香鎮千畝皮林大壩,洛香鎮佰二村黨支部書記石萬榮正帶著村民採摘套種在一壟壟茄子間的小白菜,准備裝車送往從江縣城的超市。

而在洛香鎮三團村登團寨陸薩東賢家裡的院子裡,陸薩東賢女兒一邊給記者講過去翻越山谷找水洗衣服的故事,一邊往洗衣機裡放水洗衣服。在旁邊開著清亮自來水洗菜的陸薩東賢笑得合不攏嘴。

都柳江沿線的八洛碼頭三三兩兩的垂釣者悠然自得,盡管八洛碼頭沒有了昔日車水馬龍的繁華,但干淨整潔的江岸郁郁蔥蔥。

唯有源頭活水才能匯成幸福甘泉。三團村陸薩東賢的院壩、皮林千畝茄子大壩、都柳江沿線的八洛碼頭——一個縣三個不同地方都離不開一個“水”字。

為加強水利工程建后管護,補齊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管理短板、讓農村群眾穩定喝上安全放心水,守護好供給壩區產業的水庫、干淨碧綠的江溪河流,從江縣創新推出管水員、護河員、庫管員“三員”。通過開發水利公益性崗位,解決農村飲水工程無人管理難、居家貧困群眾就業難、壩區產業用水難“三難”問題,助推貧困群眾實現增收脫貧。

在從江縣洛香鎮佰二村,72歲的石建華、30歲的石珍敏、54歲的石井忠分別是管水員、庫管員、護河員。因為護水管水得力,他們3人從過去因動員村民繳納水費不被理解,到現在因為護水管水有力有效,被村裡的鄉親稱為佰二村護水“三元帥。”

“作為庫管員,我主要負責水庫水位監測,每天記錄水位,汛期、旱期監測水位安全。一方面保証水庫不干枯,另一方面也提供群眾生活用水及壩區產業用水。”佰二村貧困戶石珍敏說,“庫管員的工作不僅解決了我的就業問題,讓我也有了穩定的收入。”

有了“三員”崗位的設立,佰二村村民飲水更安全,產業用水不發愁,連帶著產生了系列蝴蝶效應,帶動了產業發展和村民的就業。

“這幾年皮林水庫管理得當,壩區產業用水得到保障。”石萬榮說,油菜和水稻是皮林大壩的傳統產業,通過過去兩年產業結構調整的嘗試,通過評估在產業用水基本保障的前提下,今年下定決心把整個壩區全部流轉,種植1000畝“天龍八號”茄子,這也是從江縣最大的壩區產業。

作為全省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的從江縣,把有組織的勞務就業作為食用菌、生態雞、百香果、蔬菜“四大產業”的兜底之策,按照“近期就業、中期創業、遠期產業”總體思路,緊扣脫貧攻堅“一達標”目標,引導和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勞務就業從“零星式”向“組織化”轉變,以組織化勞務就業實現增收脫貧。

探索水利公益性崗位是從江狠抓有組織的勞務就業扶貧的又一創新舉措。截至5月,按照“不超過150戶的村設置1名管水員,150戶至299戶的村設置2名管水員,300戶(含300戶)以上的村設置3名管水員”的原則,全縣377個村應設置管水員700個。以鄉鎮為單位,管水員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所佔比例要達到60%以上,其余崗位人員優先從邊緣監測戶、零就業家庭中選聘。

此外,從江縣突出抓好珠江流域上游生態屏障,2019年落實河道保潔員280人,均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20年結合各河段人員密集程度重新認真研判,全縣擬聘用建檔立卡貧困戶313人。

截至目前,從江縣共有管水員700人,護河員800人,庫管員3人。“三員”崗位的設置,對水資源如何管、由誰管、怎麼管作出了分工與指示,不僅解決了群眾就業問題,同時,飲水安全及產業用水也得到保障。(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吳文仙 李麗)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