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於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縣逢亭鎮床井村的哈密瓜種植基地,上百余個貼有編號、面積等基本信息標識的白色大棚映入眼帘﹔大棚內,還有20余天便能成熟上市的哈密瓜長勢格外喜人,葉幫蘭等十余名基地務工村民正細致地修整著哈密瓜的多余藤枝。
“哈密瓜的管護要像照顧孩子一樣細心,每到關鍵節點要將長勢不好的藤枝摘除,除保留一枝優秀藤枝外,還要額外保留一枝備選藤枝。”正在修整哈密瓜藤枝的葉幫蘭告訴筆者,她已在基地工作三年了,成功從傳統農民變為熟悉基地所有工種的工人組負責人,真切嘗到了產業帶來的“甜頭”。
“在基地打工比種植傳統農作物劃算多了,以前除了需要勞力,還要扣除購買種子等額外支出,一年下來所剩無幾﹔如今在基地務工,每天有80元工錢,再加上分紅,一年差不多有3到4萬元收入呢,日子越過越有信心。”葉幫蘭說,這得多虧村裡發展哈密瓜種植產業,幫助大家解決了就近就業的實際問題。
據了解,2017年,該縣在轄區各鄉鎮開展哈密瓜種植試驗,以選取最適合種植哈密瓜的土壤。逢亭鎮床井村因每日日照達10個小時以上,且水源、土質等條件良好,最終被選為該縣開展哈密瓜產業結構調整的4個鎮之一。
“這裡各方面條件都比較適合哈密瓜的生長,而且種植所需的水源也來自山裡,所以成熟瓜兒甜度可達19.5度。”龍頭企業貴州張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羅甸負責人張俊標告訴筆者,目前,床井村哈密瓜種植基地面積達708畝,採取每年分月種植、分月採摘的“輪作耕種、一年兩收”模式種植。同時,採用“平台公司+龍頭企業+村級合作社(村社合一)+農戶”的股份分紅模式進行管理、運營,附近村民也可在基地就近務工。
“我們以每年每畝1200元的價格流轉村民土地進行哈密瓜種植,同時,有80余名村民在基地長期工作,農忙時每天更有100多個村民參與務工,按照縣、鎮相關標准,村民還有一定分紅,對於帶動大家穩定脫貧起到了重要作用。”逢亭鎮副鎮長歐天立給筆者算了一筆經濟賬,以前種水稻、玉米等傳統作物,每畝產值最多也就600多元,如今種植哈密瓜每畝產值可達40000多元,村民單從收入計算便已基本達到脫貧標准。此外,瓜香瓜甜不愁賣,在哈密瓜銷售方面,基地已與深圳百果園簽訂產銷合作協議,並在羅甸設立收購中心,待產品成熟上市后,將銷往貴陽乃至廣東、海南等地。“今年基地預計年產值2800萬元,將帶動床井村227戶、953人,其中貧困人口82戶、344人增收脫貧。”歐天立說。
告別了床井村哈密瓜基地,筆者來到逢亭鎮腮裡村百香果種植基地。僅有十余天就將成熟上市的百香果散發出清新的果味,吸引著筆者的味蕾。
據了解,2018年,該鎮先后在納上、床井、腮裡、祥腳、納坪、新光等村建成了6個百香果種植基地,並按照保資產利益聯結機制,將建成后的百香果種植基地承包給公司或合作社經營,平均每年按投入資金的9%分紅給村委會,村委會提留15%作為集體經濟,其余85%發放給利益聯結的貧困戶用於生產發展。
目前,該鎮6個百香果種植基地共計1824.72畝,主要有紫香一號、台農一台、黃金果等3個優質高產抗病力強的優良品種,按照“高產雙層垂帘”種植模式,每畝種植400株苗,成熟后,全年每畝產量可達2500斤,畝產值可達1.5萬元以上。同時,百香果產業利益聯結貧困戶共448戶、1576人,每年分紅資金達27.9252萬元。
“逢亭鎮產業發展得這麼好,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觀山湖區對我們的大力支持。”逢亭鎮相關負責人說,該鎮充分利用觀山湖區撥付的幫扶資金,大力發展種植產業,並在村內設立公益崗位、助力村民就近就業,幫扶困難學生及教師職工,並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等,切實幫助群眾補齊短板。“另外,去年百香果上市時,觀山湖區還幫助我鎮百香果種植基地承包公司羅甸桂琦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2019中國·貴陽國際特色農產品交易會上設立銷售專櫃,每天銷售百香果約2000斤,交易會期間累計銷售了上萬斤。”
據了解,自2019年結對幫扶羅甸縣逢亭鎮以來,觀山湖區充分發揮省會城市核心區擔當,於2019年撥付專項幫扶資金650萬元,其中600萬元為2019-2020年對口幫扶資金,按相關文件要求統一上繳至貴陽市農業農村局進行統籌安排﹔50萬元主要用於幫扶逢亭鎮“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攻堅指標短板缺口項目建設。同時,觀山湖區委主要領導帶隊赴逢亭鎮開展調研、座談,了解、推動當地脫貧攻堅情況﹔相關部門結合自身優勢和逢亭鎮實際,從項目幫扶、大市場幫扶、教育幫扶、就業幫扶等方面積極開展幫扶活動,傾情助力當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其中,在大市場幫扶方面,除幫助該鎮百香果承辦公司在2019中國·貴陽國際特色農產品交易會場館內設立銷售專櫃外,觀山湖區商務投資促進局還與貴陽北部農產品電商物流園協調對接,在園區扶貧專區設立羅甸縣農產品銷售點,並給予企業進場費、房租費全免的優惠政策。在開展就業幫扶方面,2019年觀山湖區累計為羅甸縣逢亭鎮提供扶貧崗位共計2565個。在教育幫扶方面,觀山湖區會展二中與逢亭中學簽定幫扶協議,並聯合貴州眾恆助學中心,共同籌集逢亭中學所需圖書和物資等。
目前,通過觀山湖區各項幫扶活動的開展,已幫助羅甸縣逢亭鎮310戶、1000人實現減貧目標任務。下一步,觀山湖區將繼續發揮省會城市核心區大市場帶動優勢,主動加強與羅甸縣農產品生產企業對接,幫助羅甸縣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將繼續加大教育幫扶對接交流力度,努力解決幫扶學校困難,將教育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將積極搭建社會幫扶平台,鼓勵愛心企業向建檔立卡戶提供公益性崗位,切實抓好羅甸縣逢亭鎮脫貧攻堅幫扶工作,為全省決戰脫貧攻堅、實現同步小康貢獻力量。
筆者手記: 在“沖刺90天、打贏殲滅戰”脫貧攻堅集中採訪報道中,羅甸縣逢亭鎮床井、腮裡兩村的哈密瓜、百香果種植基地讓我感受到產業發展給村民帶來的美好變化,勤勞朴實的葉幫蘭大姐等村民的新生活令人欣慰。眼下,在逢亭鎮干部群眾齊心合力戰脫貧及觀山湖區真幫實扶助脫貧的共同發力下,村民們的產業“快車”越開越穩,與全省同步小康的美好期盼指日可待。(陳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