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治理成效守護綠水青山

2020年05月28日08:44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焦翊丹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學、精准治污。針對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存在的不足,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等問題,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要從大型企業入手,制定企業環境管理分類考核體系,建立健全企業環保考核體制,推動落實‘依法、科學、精准’治污要求。”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王筱虹建議,除了健全針對企業的考核體制,還應將治污工作成效納入政府部門業績考核體系,構建基於“分類+精細化”的環境管理模式,以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

如何助推節能減排,打贏藍天保衛戰,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重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秘書長何文波建議,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真改、實改、有實效且經評估監測穩定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鋼鐵企業給予更多激勵,對評估監測中弄虛作假、超標違法排放的企業依法嚴格處罰,鼓勵企業充分釋放優質產能。

如何統籌把握生態環境建設與脫貧攻堅兩項任務,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同濟大學建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雄建議,一方面政府需要總體謀劃統籌,投入人力物力,另一方面離不開科技行業及相關產業的助力和支撐。同時他建議,利用好生態環境建設催生出的相關新興產業,如環境治理功能材料、綠色土木工程材料等,孕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助力脫貧攻堅。

美麗中國離不開司法護航。針對環境資源審判的議題,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委副書記、市長鄒瑾建議,進一步加強環境資源審判的專門化建設,設立專門的審判機構、配齊配強專業隊伍,探索以生態功能區為單位的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統籌實施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歸口審理機制。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浙江代表團提出的《關於設立8·15“國家生態文明日”的議案》經該團全體代表討論同意,已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阜溪街道五四村黨總支書記孫國文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設立統一的國家生態文明日很有必要,可以成為展現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傳播生態文明理念的窗口。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