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方:“五抓五促”做好搬遷群眾的后續扶持工作

2020年05月24日16:56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人民網貴陽5月24日電(李宇) 走進貴州省大方縣奢香古鎮,青瓦紅牆,屋舍林立,游人如織,一片熱鬧景象。這裡是大方縣AAAA級景區之一,也是該縣唯一縣城集中安置點,聚集了全縣28個鄉鎮搬遷群眾2880戶12501人。

近年來,奢香古鎮緊扣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施“五抓五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讓搬遷貧困戶深融入、穩得住、能致富。

抓黨建促引領。一直以來,大方縣按照“群眾搬遷到哪裡,黨的組織就建到哪裡,文明實踐站就設在哪裡”的要求,在麝香古鎮成立九驛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劃分家園、幸福、同心3個社區,下設3個社區黨支部,劃定9個區域網格,設9個黨小組,設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3個,實現黨組織對文明實踐站的有效引領。

搬遷入住后,奢香古鎮實行黨工委領導聯系社區、一般干部包保小區、社區干部負責網格、樓長管理樓棟的文明實踐工作機制進行管理。同時強化黨組織帶動、群團組織聯動,利用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組織優勢,最大限度把群眾團結組織起來。

抓就業促發展。實現就業是搬遷群眾穩得住的基礎,奢香古鎮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成創業就業服務平台,分領域開展就業技能培訓,組織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實現搬遷群眾從“要我能干”到“我要能干”再到“我勞動我致富”,提升勞動力素質和內生發展動力。

奢香古鎮對6140名勞動人口實行“一戶一冊”“一人一檔”的台賬管理,幫助搬遷群眾精准就業。數據顯示,奢香古鎮針對企業用工需求發布崗位信息1.2萬余條,幫助搬遷群眾2230人實現縣內就業﹔開發扶貧公益崗位,實現567人家門口就業﹔開展技能培訓,實現1396名搬遷群眾就業﹔引進扶貧車間、扶貧微工廠7個,帶動206人古鎮內就業。

抓教育促奮進。為了讓搬遷群眾更好融入新環境,大方縣在安置點開設“微課堂”,開展黨的理論和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掃黑除惡等專題宣講300余場。組織黨員干部、志願服務隊進樓入戶開展政策宣講。

此外,選樹“最美古鎮人、最美致富人、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兒媳、好少年”模范典型27名,開展典型事跡志願宣講80次,用身邊事感染身邊人、教育身邊人,讓崇德向善成為每一個古鎮人的精神追求,讓真善美扎根古鎮、潤透古鎮人。推進社規、樓規、家規“三規”共管,持續糾治搬遷群眾陳規陋習,深化市民化文明教育。統籌利用搬遷安置點“積德榜”和道德積分超市,對搬遷安置點好人好事張榜公示,讓搬遷群眾在家門口主動“亮德踐諾”,引領踐行社會主義好風尚。

抓整合促服務。一直以來,大方縣奢香古鎮著力提高服務群眾資源的綜合使用效益,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在做實教育、醫療、文化、休閑、社保五項基本保障基礎上,豐富公共服務內容,建成“青年之家”“婦女之家”“兒童之家”等服務平台,建成建筑面積750平方米、含20張床位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提供居住托老服務。

同時組建一支文化惠民服務隊伍,結合搬遷群眾文化習俗以及傳統節日,開展系列感恩教育文藝活動。並組建含50名知識青年的志願者隊伍1支,實施中心制單、群眾點單、志願接單,群眾向鄉村治理督導員、樓棟長等提出意向進行“點單”,由鄉村治理督導員向所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反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群眾意願發布“菜單”,根據群眾點單情況,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相關志願服務隊伍接單后分別“送菜上門”。截至目前,志願服務隊已接單服務200余次。

抓治理促和諧。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組織動員群眾、宣傳教育群眾方面的優勢,持續優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格局,讓搬遷群眾真正融入古鎮團結和諧“大家庭”。

在社區治理上,奢香古鎮在搬遷群眾中選拔75人組建聯戶聯防隊,整合社區警務干警等6人組建專職聯防隊,動員15名群眾自願加入義務聯防隊。選聘社區治理督導員33名、樓棟長75名、保安28名、法律服務工作者9名,深入發動“五類”人員,初步形成聯防、聯動、聯管、聯治的社區治理格局。並推廣“2+10”治安管理模式,“2”即警民議事會、警務聯席會“兩個會”機制,“10”即“十戶聯防”機制,實行網格化管理,實現搬遷群眾管理全覆蓋。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