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下簡:大學城)天高、雲淡,綠意盎然,清風拂柳映面柔,綠蔭繽紛聞書香,頭頂偶有幾隻黃鸝一掠而過,留下一串清脆悅耳的啼鳴。
大學城全景。貴安新區新聞中心供圖
汽車順著棟青路一馳而過,迎面而來的是帶著草木香的溫潤空氣,道路兩旁一字排開的大學樓如受檢閱的列兵隊伍。如今這裡已經入駐了貴州財經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醫科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貴州中醫藥大學、貴州理工學院、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貴州大學明德學院、貴州城市職業學院10所高校、16萬余名師生。
別致而又獨具特色的現代化高校佔地延伸建筑、校內別院處處滿溢書香,迎面走來的是青春朝氣的恰同學少年,讓這座大學城不僅活力四射,加之多舉措正在打造的現代化新型樣板城市建筑群,這裡,儼然一座文化新城正在飛速崛起。
大學城位於貴安新區東南部、貴陽市南部,是貴安新區連接貴陽市的“橋頭堡”和三大新城之一,匯聚著貴州省集教育、科研於一體,功能定位為“人才高地、科創基地、生態園地”。
大學城自2011開工建設以來,按照 “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的發展要求,圍繞打造“功能齊全、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管理科學”的一流現代化新型城市,秉持讓“城市美起來、老師住下來、學生留下來、產業興起來、雙創干起來”的綠色人文居所宗旨,始終緊按“快捷鍵”,跑出加速度,全面強化大學城快速發展。
“我們是第一批入住大學城的學生,那個時候的大學城還像個大工地,財大是第一個搬來的學校,沒想到如今建設得這麼漂亮。”貴州財經大學2011級學生劉清畢業后再回學校時感慨道。
作為第一個開工建設的高校,貴州財經大學大學城校區2011年一期建設完成,同年9月,貴州財經大學成為入駐大學城的首個高校,該校2011級新生也成為大學城的第一批學生。
隨后,貴州醫科大學、貴州中醫藥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民族大學等相繼入駐,發展到今天,這裡已經聚集了貴州省內10所高校,師生人數也從最初的幾千人到壯大到今天擁有16萬余名師生的大學城。
當初學生們口中的“大工地”也早已不復存在,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座現代化新城,活力匯聚、文脈涌動、創新科研與實業家居等現代元素全盤匯聚,這座時代新興之城正源源不斷向世界衍射出其蓬勃的內核和魅力。
放眼望去,大學城內綠蔭蔥蔥、路網交通縱橫交錯,思雅路、棟青路、思楊路、思孟路等,一條條道路如織、四通八達,如今已建成骨干路網30余公裡。
貴安數字經濟產業園、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雙創園等文化產業、人才孵育基地在這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永久會址落戶大學城,交流周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與東盟及“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教育合作、人文交流的高端平台,成為互學互鑒、合作共贏的特色品牌。
如今,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已建成配套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環境優美的高等教育聚集區和人才高地,真正成為一座集產學研為一體的現代化開放新城。
下一步,花溪大學城將繼續堅持“規劃引領、雙創示范、校地聯動、產城融合、開放帶動”五大原則,大力實施“產業培育、骨干路網、綜合配套、高校建設、生態環境、智慧城市、創新創業、人才聚集“八大攻堅行動計劃,不斷匯聚“人氣、財氣、商氣”,逐步把花溪大學城打造成為“宜居、宜學、宜創、宜游”的、獨具特色的一流現代化文化新型城市。
相關鏈接
目前哪些高校入駐大學城?
貴州財經大學
貴州財經大學。貴安新區新聞中心供圖
貴州財經大學,創辦於1958年,原名貴州財經學院,2012年,經教育部批准更為現名。現有花溪、鹿沖關兩個校區,其中主校區位於國家級開發新區——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學校佔地總面積5029畝,總建筑面積940530平方米。
學校承辦有國家統計局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共辦的大數據統計學院1個。設有學院(部)18個。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2萬余人,其中本科生1.9萬余人,研究生2067人,留學生65人。有教職工1959人,專任教師1250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842人,擁有博士學位教師566人,博士生導師21人。獲全國社科聯創建新型智庫1個,省級新型特色智庫1個,貴州綠色發展戰略高端智庫1個。獲批貴州省第五批省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和第九批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
建校以來,學校秉承“艱苦奮斗、嚴謹務實、負重致遠”的貴財精神,恪守“厚德、博學、篤行、鼎新”的校訓,堅持“立足貴州、面向西南、輻射全國”的服務定位,致力於“富民興黔”,培養經世致用的“儒魂商才”,先后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培訓了10萬余名優秀人才,為西南地區、“珠三角”、“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和中國証券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貴州民族大學
貴州民族大學。貴安新區新聞中心供圖
貴州民族大學創建於1951年5月17日,原貴州民族民學院,隸屬貴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國創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貴州省重點建設高校、貴州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高校。學校現有兩個校區,花溪校區坐落於山清水秀、被譽為“高原明珠”的風景名勝區貴陽市花溪區,大學城校區坐落在產城融合創新、生態文明示范的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佔地面積共2009.8畝、校舍面積共79.6萬平方米。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9069人,另有合作辦學獨立學院本科生16171人。近年來應屆本科畢業生年均就業率均在90%以上,畢業研究生就業率更達到95%以上。
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輸送了10余萬名各級各類人才,為貴州及各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
貴州醫科大學
貴州醫科大學。貴安新區新聞中心供圖
貴州醫科大學原名“貴陽醫學院”,其前身為1938年建立的“國立貴陽醫學院”,是當時全國最早直屬國家教育部的9所高等醫學院校之一,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2300余人(其中研究生2100余人、留學生300余人),學校已為社會累計培養全日制畢業生58500多名(其中研究生7300多人)。
2011-2018年,該校獲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貴州省科技一等獎5項、二等獎16項﹔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58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技部重大專項、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350多項。在地方病研究、中藥民族藥研發、組織工程干細胞生物醫藥研究、病原生物學研究、科研成果轉化等領域特色明顯。
近年來,該校充分發揮教、研、醫優勢,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建立了省內最大的醫療服務體系,在緊急醫學救援、疑難危重患者救治、藥物臨床試驗、公眾健康素養提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地方醫藥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貴州師范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貴安新區新聞中心供圖
貴州師范大學的前身——“國立貴陽師范學院”創建於1941年,是當時全國八所國立師范學院之一。1985年更名為“貴州師范大學”,1996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屬重點大學﹔2015年成為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學校﹔2016年與蘭州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雙方深度合作與協同創新的新局面﹔2017年成為貴州唯一一所進入教育部/國家外專局“111計劃”的高校。
學校地處有著“中國避暑之都”美譽的林城——貴州省省會貴陽市,現有三個校區,分別座落在雲岩區、白雲區(求是學院)和花溪區,佔地面積近2800畝, 三校區館舍面積6.2萬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8萬人(含求是學院學生10000余人、研究生2830人)。設有24個學院、1所繼續教育學院、1所獨立學院(求是學院)。學校教育教學資源較為豐富,是全省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2017年1月,學校榮獲“國家級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稱號。
學校歷經七十八年風雨,代代貴師學人以振興國家、民族為己任,修身治學,殫精竭慮,形成了特有的學人品質和學校品格,熔鑄了“愛國、奉獻、敬業、自強”的大學精神,凝練了“慎思篤行、博學致新”的校訓,培養培訓了27萬余名各條戰線的優秀人才,為推動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基礎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貴州中醫藥大學
貴州中醫藥大學。貴安新區新聞中心供圖
貴州中醫藥大學創建於1965年。建校以來,秉承“厚德明志,篤學力行”的校訓,堅持“發展為先、質量為本、創新為源、育才為用”的辦學理念,以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為己任,服務於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及其產業發展,服務於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於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學校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現已成為以中醫藥為主、多學科支撐、辦學層次較為齊全,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的中醫藥高等院校。1978年開始研究生教育,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權的單位之一。2018年11月,原“貴陽中醫學院”被教育部批准更名為“貴州中醫藥大學”。
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林城貴陽,有花溪、甲秀兩個校區。現有本科以上在校學生1500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千余人。設有基礎醫學院、藥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針灸骨傷學院、護理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體育健康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現代信息技術教育中心)、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外語教學部、研究生院、苗醫藥學院、中醫養生學院等15個直屬院(部)﹔有中醫、中藥、民族醫藥等10個研究所﹔有兩所直屬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中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為“貴州省中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為“貴州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貴安新區新聞中心供圖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學院設有文學部、工學部、法學部、管理學部、教育與藝術學部、基礎教學部六個教學部,涵蓋法學、教育學、文學、工學等7個學科大類。現有來自全國十二個省區的在校學生9000多人。歷年來,已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近萬名實用型人才。
2015年10月開工建設大學城新校區,新校區位於貴安新區高校聚集區花溪大學城,佔地面積30多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26萬平方米,毗鄰貴州民族大學、貴州財經大學、貴州師范大學等高校,充分共享多家高校教育資源。2016年8月,新校區入住第一批學生3200余人。
學校設有16個行政管理部門、7個學院和2個教輔部門,開設有本科專業36個。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通過實施一系列人才工程建成了一支德才兼備、生師比匹配、專兼比合理、學緣結構優化的師資隊伍。目前,學校有專兼任教師600余人,副高以上職稱佔50%,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佔70%。其中,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辦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黔靈學者”、貴州省省管專家、貴州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教學名師等近30人。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貴安新區新聞中心供圖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創建於2001年6月,2013年9月,貴州大學與泰豪集團合作舉辦貴州大學明德學院。學院現有教師680人,其中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252人,博士學位53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374人,“雙師型”教師201人。
2017年學院全面入住花溪大學城新校區,實現獨立校區辦學,目前學院在校生規模超過1.2萬人。學院坐落於美麗的花溪大學城,佔地面積955畝,建筑面積達到56萬余平方米,教學生活設施配套齊全,已成為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的新機制本科獨立學院,現有信息工程系、數字傳媒系、健康管理系、智能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和經濟管理系6個教學單位,在教育部備案招生的專業有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絡與新媒體、公共事業管理、機器人工程、市場營銷、土木工程等41個本科專業,其中工學類專業20個。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貴安新區新聞中心供圖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於2004年2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隸屬貴州省教育廳。其前身是建於1978年的貴州省第一輕工業學校和建於1979年的貴州省第二輕工業學校。學院地處花溪大學城,佔地面積1000畝,建筑面積39萬平方米。
現有高職招生專業40余個,全日制高職在校生約12000人。有專兼職教師710余名。
學院現有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校內實訓基地3個,省級開放實訓基地3個,校內外實訓基地200余個﹔設有貴州省第101職業技能鑒定所、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重點建設基地、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山地特色水果及其制品工程研究中心、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石墨烯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微軟IT學院授權點、中國(貴安)創客聯盟總部基地、貴州省花溪大學城雙創園、貴州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鑒定、培訓和創新創業機構,有牽頭組建的貴州現代物流職業教育集團、貴州釀酒產業職業教育集團。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貴安新區新聞中心供圖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是200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備案納入國家計劃內統一招生錄取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花溪大學城,新校區校園佔地1500畝。
2011年12月,省政府438號文件批准同意該院進入大學城建設新校區。新校區全部建設完成后,是一所設施先進,配套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嶄新校園,屆時將為學院人才培養提供強有力的辦學條件保障。
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秉承“求慧至真,篤行超越”的校訓,抓規范、重質量、創特色,使學校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國家培養了24800余名畢業生。
貴州理工學院
貴州理工學院。貴安新區新聞中心
貴州理工學院是應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對理工類應用型人才之需,教育部2013年4月18日正式批准成立,在原貴州工業大學校址設立的一所以工學為主體,工學、理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公辦理工類省屬普通本科院校。2016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獲留學生招收資格。2017年1月,成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年7月發起成立“中國—東盟高校創新創業聯盟”,並成為輪值主席單位和永久秘書處單位。
學校地處祖國西南的避暑之都—貴州省貴陽市,擁有兩個校區。蔡家關校區坐落於貴陽西南阿哈湖畔,佔地866.7畝,貴安校區坐落於貴安新區大學城博士路,佔地約1757畝。
2019年9月,貴州理工學院貴安校區迎來2019級新生入學報到,3000余名學生正式入駐貴安校區,該校也成為第10所入駐大學城的高校。(謝孟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