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貴陽5月20日電 5月15日,由中交二公局二公司承建的貴(陽)黃(平)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陽寶山特大橋主纜開始架設,其採用的空中紡絲法(Air Spinning Method,簡稱AS法)為我國內地懸索橋主纜架設施工領域的首次應用。
據介紹,陽寶山特大橋為貴州省第一座六車道懸索橋,全長1112米,設計時速100公裡,2017年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竣工。該橋系主跨為650米單跨鋼桁梁懸索橋,主纜總重量近4500噸。由於大橋地處山區峽谷,大件運輸困難,且受地形限制無法在兩岸布置場地,這對大橋上部結構施工帶來巨大挑戰。
“陽寶山特大橋主纜架設採用的AS法是本項目最重要的技術創新,也是備受國內橋梁施工領域關注的工藝。”據項目經理楊博介紹,AS法是利用牽引機械往復拽拉平行高強鍍鋅鋼絲,在現場制作平行鋼絲索股。該工藝可以廣泛運用到運輸條件差的山區和超大跨徑懸索橋的建設中。因而,對貴州山區來說,AS法就是量身定做。
據了解,AS法是國外懸索橋主纜施工的主流技術,它在陽寶山特大橋的應用既可以補充和完善我國橋梁主纜施工工法、推動相關技術標准的制定,也有利於開拓海外市場。
負責管理施工現場的生產副經理仝增毅介紹,採用AS法架設主纜不僅要指揮協調好整套系統順利運行,同時要組織好各工點的100多名作業人員密切配合。按計劃,預計完成全橋主纜架設需要4.5個月。
項目面臨的挑戰不僅如此,貴州山區的地形特點給橋面吊裝也帶來巨大挑戰。大橋貴陽側受地形限制無法設置鋼桁梁拼裝場地,總重量約14250噸的57節鋼桁梁杆件均要運輸到黃平側進行拼裝和起吊。這為纜索吊系統的使用帶來很大挑戰。
對此,項目總工程師郭瑞介紹:“項目將採用公司自主研發、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智能化集成控制及遠程監控纜索吊系統吊裝鋼桁梁,並創新採用空中旋轉吊具滿足單側吊裝的需求。”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項目在積極進行科技創新的同時,踐行新發展理念,制定了完善的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方案,依法辦理林業、用地、環保手續,嚴格按照設計規范科學組織施工。
項目書記房建峰介紹,項目部積極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通過創建集團黨員示范崗,在設計、施工過程中,切實調動黨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把黨建引領貫穿到具體工作中。
“我們是工程建設者,也是生態環境保護者,項目建成后,我們將把生態恢復到青山綠水的原貌,將大橋融入於大自然之中。”房建峰說。
貴黃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將進一步完善貴州省高速公路網絡,提升貴陽至長江三角洲、長株潭城市群通道運輸能力,優化黔南、黔東南地區公路交通結構,為貴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建設少數民族先行示范區提供有力保障。(房建峰 趙婷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