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擊大數據藍海 踏步新時代征程

——貴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紀實

2020年05月18日08:46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玉蝶電工股份有限公司促進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發展,構建了OSC數據協同中心,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的質量和效率。圖為工人在電線電纜智能生產車間生產線上檢測成品線質量。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陳慧 攝

數字經濟增速連續4年排名全國第一,數字經濟吸納就業增速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三……

作為全國第一個提出大數據發展戰略行動並付諸實踐的省份,從孕育布局到開花結果,大數據在貴州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為貴州實現彎道取直、后發趕超插上騰飛的翅膀。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搶佔先機,創新篤行。當前,貴州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堅定不移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向縱深發展,推動“四個強化”,做實“四個融合”,扎實推進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建設,全方位提高貴州大數據事業發展水平:數字產業取得新突破,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加快推進大數據與各個產業的深度融合,力促實體經濟提質增效﹔聚力打造“一雲一網一平台”,開創政務服務新機制﹔推進大數據在脫貧攻堅、社會治理、現代生活等方面的推廣應用,大力提升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務水平。為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注入強勁力量。

數字產業化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跨越800多公裡的會診,地方小醫院通過互聯網與北京醫療專家“面對面”,現場商量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診療方案。疫情以來截止到3月底,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為廣西工人醫院、海東市第一人民醫院、河池市人民醫院等8家醫院連線專家開展線上會診849次。

“網上問診、會診不僅有效提升優質醫療資源的效率,緩解線下門診壓力,還可降低患者線下就診交叉感染的風險。”公司總裁助理李笑凡說,目前,公司各平台醫生人數增加了1000余人,注冊人數增加了3萬余人,而作為國內唯一連續四年入選“2019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的“互聯網+醫療”企業,這些數據將為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優勢和機會。

與朗瑪信息一樣,貴州人和致遠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瞄准“痛點”,開發的“友工”智能就業平台也頗受實體企業及農民工的“追捧”。截至目前,平台已實現外出返鄉務工人員信息錄入43萬條,用工企業錄入2535家,崗位6346個,計劃招聘177720人。

一系列鮮活事例展現出數字產業化為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帶來的萬千氣象,並且正成為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2019年,全省上下實施大數據新領域“百企引領”行動讓一個個企業迅速成長。白山雲連續兩年軟件收入突破10億元,入選中國“科創企業百強榜”和硅谷“紅鯡魚亞洲百強”﹔黔南州夢動數據工場獲工信部“創客中國”企業組唯一特等獎﹔遠東誠信、翼帆金融等4家區塊鏈企業入選中國區塊鏈企業百強﹔奇安信、浪朝集團、神玥軟件、七聯智能科技等落戶黔南,大數據產業由貴陽貴安集聚邁向全省遍地開花。

一組組數據振奮人心,2019年全省軟件業務收入、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電信業務總量分別增長21.3%、12.9%、76.8%,電信業務總量、收入增速分別排名全國第4、第5位,電子元件、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36.1%、53.1%以上,大數據產業已逐漸成為全省轉動能穩增長的重要支撐。

產業數字化

力促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大數據的生命力要在融合中呈現,而真正的融合,是讓大數據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新引擎。

近日,記者在貴州泰和超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全自動加工中心看到,100多台智能設備正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

“我們這樣的生產規模,按照傳統生產模式需要400余名工人,但在智能化改造后,現在隻需要100多名工人。”貴州泰和超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李貴生向記者介紹。

實踐証明,借助大數據,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正從傳統產業自己“單腳跳”,變為與互聯網協作的“雙腿跑”。

貴州中航電梯有限責任公司為了滿足新時代新形勢下人們對於電梯的新要求,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研發出電梯物聯網公共服務平台。這個能實現電梯24小時遠程監測、故障自動報警、困人快速救援等功能平台的投入使用,也為中航電梯的快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數化萬物,智在融合,融合是新時代大數據發展的最大特征和價值所在。

為此,貴州近年來積極推動大數據和十大千億級產業融合,不僅在全國率先編制了《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評估體系》,提出了科學分析、精准施策的融合路徑,還編制形成全國首個操作指南。

而為了加快大數據與實體經濟如何深度融合,降低企業信息化改造的成本,我省還通過向企業發放“雲使用券”助力企業“上雲用雲”。

貴州自開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以來,已打造形成了329個典型示范項目、2197個示范項目,帶動3905戶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深度融合。同時,持續拓展“萬企融合”大行動服務隊,199家大數據企業加入服務隊,形成491個典型解決方案、260款雲產品,支撐全省融合水平不斷提升,實現精准融合。

建數字政府

“一雲一網一平台”開創政務服務新機制

“現在方便多了,隻需要在手機上操作,電子發票隨時隨地就能開,報銷查驗也比較快捷,再也不用跑政務大廳了。”近日,在又一次開完電子發票后,陳莉高興地告訴記者。

陳莉在一家民營企業上班,經常會到外地出差,可每次一到報銷發票,就讓她頭痛不已。

如今,陳莉下載了“雲上貴州”多彩寶App,通過線上代開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服務,足不出戶就能完成繳稅、開票、保存、查看等諸多業務,真正實現了“一次都不跑”。

“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大數據時代,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陳莉享受到的便捷得益於2019年5月26日數博會開幕當天,我省發布的全國首個省級層面運用大數據服務廣大民生的綜合性政務服務平台“一雲一網一平台”。

這個包含了雲上貴州系統平台、政務服務網、政務數據平台的綜合性平台,讓我省政務服務水平邁上新台階、步入新階段。

2019年11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對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的通報,在涉及實地督查的16個省(區、市)中,共計通報表揚了32項典型經驗做法,貴州省統籌“一雲一網一平台”建設提升“一網通辦”效能名列其中。

“貴州建設‘一雲一網一平台’,打造‘聚通用’的升級版,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是對國家要求的具體實踐和創新型探索,也是聯系貴州實際、加快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重要抓手,更是貴州大數據先發、先行優勢的充分體現。”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說。

通過“一雲一網一平台”,2019年,省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100%,全年開展各級各部門數據共享交換2554萬次,實現了全省政府數據大集中、政務服務大聯通、數據資源大調度。

大數據應用

提升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務水平

“缺少的材料,從網上一目了然,節省了跑腿時間,審批很快就能辦好了。”5月15日,貴州明誠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薛水英對記者介紹。據統計,自全面推行政務服務線上辦理方式以來至今,貴陽高新區線上、線下辦理的業務量已突破十萬件,群眾滿意度達100%。

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檢驗著國家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的含金量。

而在試驗區建設進程中,加快推進數據應用,則有力助推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新突破。

2019年,全省“零跑腿”事項達4.5萬項,貴陽市等地區行政審批時限較法定時限壓縮60%以上,群眾辦事需提供材料減少35%。

不斷創新深度運用,讓大數據日益顯現出大能量,也成為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加速器。

“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試點省”“國家社會信用體系與大數據融合發展試點省”等國家級試點示范深入推進﹔位列全國省級政府電子服務能力綜合指數第一名﹔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連續三年排名全國前三﹔貴陽市位居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評價指數全國第二。

“大數據早已成為貴州最亮麗的名片,隨著貴州大數據發展的環境越來越好,隨著各種應用的孕育而生,這也標志貴州大數據產業從‘風生水起’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轉變。我堅定地相信,隨著大數據、互聯網越來越多的運用,我們的國家會更加富強,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全國人大代表、玉蝶集團董事長羅鵬說。(曾帥)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