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平台上買“清”菜

2020年05月06日10:23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分享到: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文峰 通訊員 陳喬

4月26日一早,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濱興學校校長趙忠和區紀委監委派駐第二紀檢監察組組長陳偉迂的手機釘釘上收到了一條信息:“監測到今日採購‘黑椒牛排’1700塊,單價10元,高於市場價格,建議核實……”

“這是我們開發的‘買‘清’菜雲平台監督系統’發來的預警信息。”陳偉迂介紹,收到預警后,濱興學校馬上協調食材供應商,將牛排單價調整為市場價8元。“別看只是2塊錢,這一天就給學校節省了採購經費3400元。”趙忠說。

去年9月,濱江區紀委監委針對食堂採購這一日常監督難點,與杭州每刻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了買“清”菜雲平台,運用信息化手段對食堂採購全過程進行監督。

“建設雲平台的想法是兩年前產生的,當時濱興學校發生了一起腐敗案件。財務處主任朱權通過虛報勞務費、採購費等方式,貪污公款近118萬元。”派駐第二紀檢監察組干部陳佔峰說,“朱權案暴露了部分學校內控機制不健全,採購、報銷等環節存在不少漏洞。”

其中,食堂採購是財務支出的大項。“學校食堂的食材供應商一般早上四五點就會送貨,數量、價格都是手動填寫,甚至存在這周收貨,下周才填寫信息的情況。”陳佔峰介紹,“此前我們走訪了一家學校,雖然規模不大,但一學期學生的伙食費就有150萬,萬一有人想貪點、佔點,純靠人工監督,其實很難發現。”

現在有了買“清”菜雲平台,所有的問題都逃不過大數據這隻眼睛。“這個平台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前端主要是硬件,包括一杆‘智聯網電子秤’和廣角攝像頭。”每刻雲科技董事長魏美鐘介紹,“一是可以把每天採購食材的種類、數量、價格傳輸到雲端,二是對食堂工作人員的清點過程進行同步拍攝並上傳。”

“今日採購五花肉120斤,每斤30.5元,總價3660元﹔採購帶皮后腿肉50斤,每斤28.5元,總價1425元……”在釘釘上點開清廉校園財務系統,點擊“買‘清’菜”圖標,手機上即清清楚楚地顯示食堂採購了哪些菜,價格、重量是多少。

“除了紀檢監察組和學校校長,家長委員會也能看到這些信息。孩子吃了哪些菜、伙食費花在了哪裡都一清二楚,同時家長也能起到監督作用。”陳佔峰說。

濱興學校學生家長王海韜說,“自從有了這個系統,我們家委會可以清楚地看到工作人員清點檢查的情況,過程公開透明,我們就放心多了。”

正在學校配送肉品的杭州豐亨餐飲有限公司配送員諸葛宏也有體會:“這杆‘智能秤’確實厲害,我們送菜的過程都有記錄,其實這對我們、對學校都是一種負責。”

如果說智能秤是食堂採購的檢查前端,那麼數據分析研判就是體現智慧監督的核心所在。

“雲平台在收到每日數據后,會自動進行三項對比檢測:一是對每日的過磅數據進行檢查,避免出現缺斤短兩問題﹔二是對食堂一段時期內的進菜數量進行對比,看是否有異常波動情況。”陳偉迂介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將近期抓取的市場價格與食堂採購價格進行橫向比較。”

在魏美鐘看來,菜品價格的橫向比較是雲平台數據分析能力的集中體現:“首先,要對不同供應商的供貨價格進行比較,假如一個供應商給的價格太高,那麼就要考慮學校的招投標是否存在問題。其次,我們要收集市場參考價做對比,一方面,我們用爬虫程序對網上的菜品價格進行抓取,另一方面,通過人工採集學校附近菜市場的菜品價格。”

對於價格異常的項目,雲平台會向校方和紀檢監察組發送預警信息。“如果存在不合理的情況,我們第一時間就可以介入調查。”陳偉迂說。

另外,濱興學校食堂牆上還挂了一塊“民生社會意見反映平台”的牌子,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直連濱江區紀委監委的“清廉濱江”微信舉報平台。“自從有了買‘清’菜雲平台,到目前為止我們學校食堂還是零投訴!”趙忠自豪地說

“如果說現在的買‘清’菜雲平台是1.0版本,那麼我們未來一段時間的目標是建設一個與‘財務監督雲’對接的2.0版本。”陳佔峰介紹,通過開發升級,現有的監督系統將被建設成為一套覆蓋所有政府採購項目的統一數據化監督平台。

“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提升監督質效。”濱江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今年,區紀委監委將進一步推廣雲平台技術,讓智慧監督覆蓋到機關、高校、社區等單位,打造精准監督、高效監督的有力抓手。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