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中國必將穿越風雨繼續前行

2020年03月27日10:27  來源:北京日報
 

對快步行進在復興路上的中國而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一道坎。但跨過這道坎的過程,同樣也是凝心聚力、砥礪成長的過程。“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這種歷史進步,不僅體現在國民心態的淬煉,更要體現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通了!3月25日零時,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地區解除離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鄂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再過十多天,武漢市也將“解封”重啟。歷史性的時刻,標志著以武漢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猶記疫情來襲時,湖北病床告急、醫護人員告急、防護物資告急,嚴峻形勢舉國憂心。而位於風暴中心的武漢自古是“九省通衢”之地,恰逢春運高峰,正是人流規模最大的時候。至暗時刻,中央果斷決策,湖北堅決封城,各省爭先馳援,全民居家防護,一套力度空前的組合拳,不僅迅速控制住了國內疫情發展態勢,更構建起了阻斷疫情傳播的第一道防線,為世界抗疫爭取了寶貴時間,世界衛生組織因此以“歷史上最勇敢、最靈活、最積極”來評價中國方案。湖北按下“暫停鍵”的兩個月,是湖北人民顧全大局、自我犧牲的兩個月,同樣也是全國人民心手相連、共克時艱的兩個月。這場“戰疫”再次証明,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中國、英雄的人民,都堅不可摧,不可戰勝。

當然,“解封”並不意味著戰斗結束,本土確診病例零新增也不意味著零風險。一方面,隨著城市生產生活全面重啟,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疫情全球大流行,外防輸入的壓力空前增大。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我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541例,僅25日一天就新增67例,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境外輸入關聯本土病例。交織的風險因素,為我們敲響警鐘:疫情防控如逆水行舟,一篙鬆勁退千尋。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我們仍有太多未知。國內外專家普遍預測,新冠病毒不會隨著氣溫升高在短期內消失,不排除在未來流感季再現小高峰。這意味著,我們在思想上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都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尤須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因為“0”被打破就垂頭喪氣,不能為了保持“0”而漏報瞞報。理性認識,精准評估,對症解決,才是既科學又自信的態度,才能守住來之不易的戰果。

對快步行進在復興路上的中國而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一道坎。但跨過這道坎的過程,同樣也是凝心聚力、砥礪成長的過程。在這場艱苦鏖戰中,人們看到了一個國家“能怎樣去拯救生命就怎樣去拯救生命”的價值取舍,直觀感受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深刻認識到了中國共產黨駕馭復雜局面、應對風險挑戰的強大能力,更見証了一個民族敢於犧牲、眾志成城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家國情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國不僅以強有力的舉措保護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展現了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中國力量,更以慷慨無私的跨國援助,回饋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情誼,展現著“休戚與共、和衷共濟”的天下情懷。經此一役,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增,正如一個網友所言:“幾千年的繁榮富強,百余年的屈辱創傷,短短幾十年又奮力崛起。中國,豈止一句了不起?”

“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這種歷史進步,不僅體現在國民心態的淬煉,更要體現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面對疫情檢測出的種種短板,我們的社會,應該怎樣提高“免疫力”?我們身處的世界,充滿了太多不確定性,沒有人能夠預測下一隻“黑天鵝”會何時飛來。我們既要嚴陣以待、備足糧草,隨時准備好應對“二次過草地”的極端情況,也要著眼長遠,深入研究如何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等重大問題,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既有的教訓,應該刻骨銘心。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如今,武漢的櫻花開了,荊楚大地與萬裡神州一道,展現出勃勃生機,奮力追趕著春天。以歷史性勝利激勵中國前進的腳步,我們一定能夠開辟氣象萬千的新境界。(范榮)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