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縣自然資源局:“黨建+”模式激發新活力

2020年03月27日14:22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與茶農在一起。三都縣自然資源局供圖
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與茶農在一起。三都縣自然資源局供圖

從疫情防控戰場的突擊隊員,到脫貧攻堅戰場的急先鋒﹔在服務企業中從“坐等式”,到“上門式”的轉變﹔優化窗口服務,從讓服務對象“隻跑一次”,到打造有戰斗力執行力的基層黨組織……

在三都水族自治縣,由原國土、城鄉規劃等部門重新組建而成的自然資源局,立足職能定位,堅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作為主線,按照“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的要求,全面推進“黨建+”工作模式,在疫情防控、自然資源中心工作和脫貧攻堅等方面引領民族地區跨越式發展,使之進一步成為凝聚全局干部、助力民族地區發展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黨員+疫情防控 踐行宗旨意識的主戰場

“請大家及時返崗,組織引導村民做好疫情防控。”1月26日,時值春節期間,三都水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局駐大河鎮和平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局黨組成員岑興鴻在接到上級會議精神后,第一時間趕到村裡參加疫情防控視頻會,並按要求組織駐村隊員提前返崗工作。

該局駐和平村的扶貧工作隊員大多為黨員干部,接到指令后,駐村黨員干部放棄和家人難得的團聚機會,第一時間回到老王山下的和平村。1月27日,工作隊組織駐村隊員參加縣、鎮、村三級入戶排查暨自我防護業務培訓會,相關防疫工作全面展開。

海拔介於820∼1600米的和平村,是三都自治縣海拔最高的村子,也是三都水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局包保幫扶的地方。如今的和平村由原來的高原村、江葉村、敖寨村、苕寨村、涼山村、轎山村、相坪村和新江村6組撤並組建而成,國土面積33.71平方公裡,全村共有33個村民小組,46個自然寨,1463戶6483人。

“每一次遇到重大挑戰,我們的黨員干部始終沖鋒在前,毫無畏懼。”三都水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張如何說,面積大、人口多、外出務工人員多的和平村,疫情防控任務極為艱巨,局裡延續了精准扶貧包保模式,將疫情工作責任細化“包保”到全體駐村工作人員。

駐村工作隊黨員干部與大河鎮、和平村的干部一起,迅速開展疫情防控摸排工作,針對外出務工群眾返鄉情況做好台賬,特別是從武漢或者途徑武漢的群眾,摸清底數,著力抓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確保和平村群眾的生命安全。同時,動員群眾搞好春耕復耕復產,一邊組織好部分群眾的外出務工,一邊組織好村裡春茶的開採。

該局黨員干部積極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不止在村裡。在黨組書記和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該局選派留守局機關14名干部到三合街道配合疫情防控行動,其中黨員干部10名,佔在職黨員人數的100%。

黨建+脫貧攻堅 匯聚脫貧攻堅磅礡力量

一個黨員一面旗幟,黨旗高揚引領航程。

25歲的吳博東是三都自治縣自然資源局派駐和平村年齡最小的工作隊員,也是局裡的一名入黨積極分子,2019年3月剛入職的不到兩個月的他主動報名參與脫貧攻堅駐村工作。

對於自己所包保的原涼山村一、二組,吳博東對每家每戶的情況如數家珍。在走訪過程中,吳博東發現有一戶叫張義紅的戶主因學致貧,在深入了解后得知戶主張義紅及妻子均以務農收入為主,家有4個子女均在校讀書。因父母過世早,張義紅還承擔了撫養在讀大二的弟弟,家庭生活困難。隨后,幫助張義紅脫貧便成了他的心頭大事。

吳博東通過多種途徑積極向上級反映匯報,並為該戶申請助學補助、辦理低保等。一年來,通過吳博東的努力,該戶得到了政府低保、臨時救助、助學補助等幫扶。同時,吳博東還積極幫助張義紅申請了護林員崗位。如今,張義紅戶光榮的摘掉了“貧困戶”帽子。

作為黨員干部的岑興鴻,盡管局裡常規性工作非常繁重,盡管2019年初襁褓中的孩子尚未滿月,在接到上級關於打贏脫貧攻堅站的號召后,他第一個報了名,並擔任駐村工作隊副隊長。

在三都水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局駐村工作隊裡,像岑興鴻、吳博東這樣的黨員干部不在少數。三都水族自治縣作為全省16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唯一的深度貧困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任務十分艱巨。

“和平大村的人口多,地域廣,脫貧攻堅面臨的形態多樣,形勢嚴峻,唯有盡銳出戰,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才能完成好黨委政府交給我們的艱巨任務。”和平村首任駐村工作隊隊長、三都自治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吳宗但表示,非常之艱需要非常之功才能實現。

在過去的一年裡,和平村駐村工作隊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把黨建工作融入脫貧攻堅的全過程、全方位,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全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最大優勢,促使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相互促進。通過採取“黨建+”工作模式,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硬仗奠定堅實基礎。

為了讓駐村工作隊更具戰斗力和執行力,該局選派優秀第一書記駐村開展工作,先后共選派36名優秀骨干駐村。其中,黨員干部16名、入黨積極分子3名,佔在職黨員的70%以上,實現貧困村網格黨員全覆蓋。

同時,駐村工作隊發揮黨員引領作用,積極助推脫貧攻堅“志智雙扶”。駐村黨員干部採取“三會一講”(院壩會、田間地頭會、村組會、政策宣講)的形式,走進百姓家裡、走到田間地頭、走入百姓心中,與老百姓交心談心,宣傳扶貧政策,幫助老百姓扶智立志。工作隊堅持“黨建+產業”模式,幫助貧困戶學習種植、養護、加工以及銷售等茶產業發展技能,帶動貧困戶脫貧。

目前的和平村,一片繁忙的春茶採摘景象。現如今,在三都水族自治縣脫貧攻堅大河戰區和平村駐村工作隊等的幫助下,和平村茶葉面積已達13660畝,茶產業成為村級經濟發展支柱。2019年底,和平村的貧困發生率降至1.38%,全村群眾實現穩定增收。2020年1月,和平村以零錯退零漏評的優異成績通過貴州省第三方脫貧摘帽考評組評估,實現全村脫貧。

黨建+中心工作 強化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自然資源局作為該縣債務化解的重要部門,承擔著全縣國土空間規劃、城鄉建設用地保障、土地開發等重要工作。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該中心以黨建為引領,在局領導的帶領下,在創新工作機制、優化自然資源要素供給、強化跟蹤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好成效。

2019年以來,該局啟動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積極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和管制體系﹔充分利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契機,摸清國土資源“家底”,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及土地開發工作中,2850畝的指標已通過州級驗收,易地扶貧搬遷復墾169畝,農村危舊房拆除復墾復綠14.64萬平方米﹔同時,在土地出讓、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以及地質災害治理項目整縣申報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效,有力地助推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該局不斷優化窗口服務,創新推行“預約辦、網上辦”等新舉措,全力做到讓服務對象“隻跑一次”。同時,對於轄區企業的復工復產,成立專門服務企業專班,局領導班子帶頭改變“坐等式”的常規模式,轉變成“上門式”服務,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力助推縣域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我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疫情防控作為踐行宗旨意識的主戰場。”張如何說,面對這場嚴峻的抗疫戰爭,局全體黨員迎難而上,勇挑重擔,迅速投入疫情排查和宣傳等工作中,為全縣的疫情防控做出了積極貢獻。

2020年初,在舉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刻,三都傳來喜訊,自治縣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53%,達到整縣脫貧摘帽標准。延續千年的貧困,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實現了歷史性的終結。該縣自然資源局全體黨員干部,為這一歷史性的成就,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如何表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在基層,必須始終夯實基層基礎。縣級自然資源部門的基層黨建工作要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變化,解決新問題,不斷探索具有自然資源管理部門特點的基層黨建工作新路。(孫遠桃 楊義芳)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鄧慶雨、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