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崗壩區建設:引領“四型”農業 壯大“三園”經濟

2020年03月23日09:21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金鼎山鎮蓮池村。
金鼎山鎮蓮池村。

作為黔北經濟協作區遵義市的中心城區之一,紅花崗區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立足區位、交通、資源和產業優勢,以城郊型、效益型、科技型、示范型“四型”農業為抓手,圍繞城市“菜籃子、果盤子”做文章,以9個壩區及周邊15°至25°的坡地為主體,全面實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大力推廣蔬菜、經果種植為主,鄉村旅游補充的發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保供蔬菜、精品水果兩大主導產業.

全區現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三品一標”產地認証的農產品共27個,從壩區及其周邊產出的蓮池苦瓜、溫泉葡萄、海龍貢米等農產品深受城區群眾歡迎。建成金川·濕地生態公園、銀江﹒葡萄園、后庄·藍莓園、深溪高坊、苟氏盆景園等一批“田園綜合體”和農文旅一體化項目,農業產業化、規模化進一步壯大,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形勢喜人。2019年,蓮池新天地、海龍貢米等9個壩區完成蔬菜種植10250畝、辣椒面積1200畝、食用菌種植683畝,帶動549戶貧困戶戶均增收800元以上。2019年全區(包含新蒲新區)農業總產值達58.08億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9元,增長10.1%。紅花崗區已完成貧困人口及貧困村全面脫貧退出的任務。

對照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五步工作法”等總體要求,紅花崗區緊緊抓住農村產業革命這個“牛鼻子”,用好壩區建設這個“藥引子”,積極推動城郊型、效益型、科技型、示范型農業發展提質增效,壯大菜園、果園、樂園“三園”經濟,把壩區培育成現代化農業的樣板田、科技田、效益田,把壩區建設成為全區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抓實基層黨建,讓“火車頭”帶動更加有力

一要建強基層組織。按照區域相連、產業相近的原則,由壩區所在村黨組織牽頭,聯合村集體發展有限公司、專業合作社、經濟合作社、村內企業和社會組織等,組建聯村區域(村與村、村與企業)黨組織、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切實增強區域黨組織的統籌力、凝聚力、作戰力。二要選好配強帶頭人。要把那些有公心、願意為民辦事,發展能力強的企業家、農村致富帶頭人等充實到黨的基層組織、農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崗位上來,示范引領,示范帶動。積極培育一批農村產業發展大戶、農產品經紀人和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致富帶頭人。三要強化要素保障。要健全完善“壩長制”組織體系,通過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專業壩區)上,不斷培育壯大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能管理、善經營的農村工作人才隊伍。以抓黨建統攬和調配農村產業發展要素,通過聯村黨組織統籌、調度,定期研究解決相關問題,實行抱團發展、共同發展、融合發展。

抓產業布局,讓“責任田”產能充分釋放

緊緊圍繞鄉村振興“20字方針”,以9個500畝壩區建設為重點區域,以市場為導向,精准壩區農業產業布局。在遠郊區域,始終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持續調整優化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減低效農業,擴大產業規模,推動獼猴桃、水晶葡萄種植和速生蔬菜、高粱等扶貧產業做大做強。在城郊區域,以城市保供為目標,著重實施鞏固提升“菜籃子+果盤子”工程,大力推廣“蔬菜+”和“經果+”模式,不斷發展壯大深溪蔬菜、海龍貢米、羊肚菌、西瓜和巷口李子等綠色無公害和有機農產品種植規模,著力打造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品牌。在樣板示范區域,始終堅持以科技引領、產業帶動為目的,以招商引資、扶持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做大做強等方式,積極打造蓮池新天地、高坊店子壩、海龍貢米等4個高效示范壩區樣板。同時,深入落實農業供給側改革,加快發展農村“田園綜合體”和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大力推動農業“接二連三”,促進城郊資源互補、良性發展。

抓產銷銜接,讓“農產品”流通更加順暢

一是搭建農產品銷售網絡平台。積極探索建立集農資供應、產品代銷、倉儲物流、技能培訓、農機服務等為一體的多元供銷服務體系。積極依托“黔貨出山”“新雪域冷鏈物流”“雲上金鼎”等電子商務和網絡平台,結合農產品生產空間分布、品類結構、生產規模、上市時段,逐區域、逐品類對接市場、落實銷路。著力構建網上交易、倉儲物流、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模式,實現農產品產銷精准對接廣州、杭州等城市。二是做足城市保供文章。充分利用區位優勢,以保供為主積極拓展本地市場份額,大力推進綠色農產品配送“進學校、進醫院、進機關、進企業、進超市、進小區”工作,進一步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確保城市餐桌子、果盤子足夠充足。三是用好移動互聯網。積極利用“兩微一端”、抖音、快手等群眾易於接受的移動平台和吉馬生鮮等本地網絡配送平台,發動和鼓勵產業大戶根據產業規模和產量定向定點推送特色農產品,擴大產品銷售鏈條,有效提升我區農產品附加值。同時,面向公眾客戶、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等單位和個人提供農產品買賣交易、農業信息和產品溯源等服務,讓老百姓吃得放心。

抓利益聯結,讓“大蛋糕”分配更加合理

一要培育市場主體。積極推行“村社合一”,培育承接載體,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讓農村集體資產和農民土地、林地承包經營權以及資金、勞動力等入股投資。大力扶持能人領辦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企業以及生產、生活經營市場主體,讓區域經濟活躍起來。二要打造利益聯結共同體。積極扶持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行“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引導農產品深加工企業通過產程分工、關聯經營、集群發展等形式延長農業產業鏈條,積極為失地群眾、返鄉農民工解決就業問題,創新利益聯結共同體。三要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健全完善農產品最低收購價格機制和風險保障制度,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連接關系,有效防范化解農業產業風險,減除農戶的后顧之憂。大力推廣訂單生產、反租倒包、產業托管、入股分紅、資產收益等利益聯結方式,合理確定農戶在產業鏈、利益鏈、價值鏈中的合理地位,著重推動利益分配向貧困戶傾斜,切實增加農民收益。

抓融合發展,讓“新農村”迸發更大活力

一要有經營鄉村的理念。山水林田路湖草、電、訊和空氣既是農村的資源,也是農村發展的資產。要用“經營”的理念推進鄉村振興,用現代化理念、信息化手段“經營”好一個村。要遵循全域規劃、全域建設、全域經營的理念,推進思路規劃化、規劃項目化,按標准把蓮池、后庄、貢米、店子壩等壩區整體規劃成一個大景區、大鄉村,變傳統農村建設為現代景區經營。二要突出村庄景區化。以文化傳承為引領,以鄉村旅游為載體,圍繞“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再出發戰略,突出鄉村特色,找准每個鄉村品牌定位,體現差異性和多元化的鄉村之美,高起點、高標准編制全區9個壩區美麗鄉村建設整體規劃,實現“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顯鄉村的特色和韻味,精心打造都市人向往的魅力鄉村。三要推動融合發展。要充分發揮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把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和資源向近郊農村疏散、延伸,擴大城市生活消費圈。要抓實產業融合,大力建設農、文、景相得益彰的田園綜合體,大力發展休閑經濟,提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層次,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農村城市共建共享、現代文明與自然生態高度融合的新優勢,提升村庄造血功能,拓寬壩區及周邊群眾的增收致富路。(文/圖:紅 軒)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