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知的新型冠狀病毒,我們要去熟悉它,了解它,而后戰勝它……”在關嶺自治縣人民醫院,已在崗位上連續工作20余天的預防保健科主任李燦標一談起工作,立馬來了精神,臉上的疲倦也頓時一掃而空。
預防保健科的醫生沒有臨床醫護人員一線救治病人時的驚心動魄,也沒有檢驗醫師在實驗室與病毒“零距離”交鋒時的如履薄冰,但作為醫院疫情防控的重要組成部門,它肩負著“承上啟下”的責任。一線醫生需要對病人負責,而要對一線醫生負責的他們,無疑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的“幕后戰士”。
連續26天,每天隻睡3個小時
1月21日,人們還在為春節忙碌,未談“疫”色變,沒關門閉戶。在這“風暴”前的寧靜中,關嶺自治縣人民醫院拉響了抗疫的“鐘聲”,正式啟動防控工作應急預案。作為預防保健科主任的李燦標意識到,真正的挑戰要來了。
醫院收治發熱病人救治程序、規范醫護人員的救治行為、指導培訓醫護人員救治時的注意事項……幾乎從病人進院到轉診的每個流程,李燦標都要負責。同時,他還要用心研讀診療方案,總結歸納后再為全院醫護人員進行培訓。這段時間,他的身影出現在醫院的各個科室,他的手機也成為了醫院的“熱線電話”。
當前,國家衛健委已經將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更新至第六版,每一次更新都代表離攻克病毒又更進了一步。而每一次更新,李燦標總是要讀了又讀,看了又看。“我必須把每一版更新的內容理解透徹了,才能對各個科室進行培訓。我的職責就是要對全院抗擊疫情的一線醫護人員們負責,這容不得半點馬虎,也不能揉進一粒沙子。”
白天到各個科室培訓、帶領科室同事統計病人情況、電話追蹤居家隔離病人情況﹔晚上要通讀理解診療方案和各類文件﹔凌晨4點起床后開始核對當天病人數據,並向上級匯報。就這樣,他一連26天,每天隻睡3個小時,黑眼圈日漸嚴重,眼睛也變得腫脹﹔但作為疫情防控重要職能部門,他始終堅守在崗位上,不曾有絲毫鬆懈。
奮戰至今,未與家人相見一面
“我們夫妻倆從1月21日一同出門,至今沒有見過一面﹔孩子放假后一人在家,我們也無暇去管他。”提及家人,李燦標滿是愧疚。
2月7日,關嶺自治縣九頭坡救治醫院正式投入使用,並從縣人民醫院抽調一批業務精湛的醫護技術骨干組建醫療救治組。李燦標的妻子婦科護士長喻芳正是其中一員。
數十天來,夫妻倆彼此之間開視頻聊會天的時間都沒有,偶有的一個電話,也是忙著討論工作上的事情。
“爸,我放假回家還沒有嘗過你做的菜呢,你啥時候才能回家呀。”“老爸在忙呢,先挂了。”
“兒子,今天元宵節,你是不是又不回家吃飯了?”“媽,今天可能又回不來了,你們先吃,不用管我。”
平日在家裡,逢年過節李燦標都要親自下廚,為一家人做一桌子好菜,而今年過年期間,他一步也沒有回過家。
“我是一名黨員,疫情當前我必須堅守自己的崗位﹔我是一名醫生,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是我們的職責。”從醫26年來,李燦標始終如一。
兩場戰“疫”,變了年紀不變熱情
大年三十(1月24日),縣人民醫院收治一名武漢返鄉人員,病人已經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醫院當即採取其核酸進行檢驗。正在開展救治工作時,病人父母到醫院吵鬧,要求辦理出院。
當時李燦標與數名醫護人員不斷安慰病人家屬,並向其普及新冠肺炎疫情的病症及傳染嚴重性,希望能夠讓病人留院隔離觀察。正在此時,病人突然跑離醫院,李燦標看見后直追上去,一把抱住了他,死不鬆手。其他醫護人員見狀連忙上前幫忙,並撥打報警電話。在派出所民警介入后,才穩定了病人及其家屬。
“幸好后來病人檢測呈陰性,總算是有驚無險。”問起李燦標抱住病人時,不怕被感染嗎?他笑著說,“當時沒想那麼多,就怕他跑了出去,那后果可是不堪設想。”
2003年,李燦標與妻子喻芳也如今日一樣,奮戰在抗擊“非典”疫情的一線。當時,他作為“非典”疫情醫療救治組組長,專門負責診斷病人是否受到感染。一往無前迎擊病魔,不懼艱險,不計得失,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今天,他依舊在崗位上廢寢忘食、舍生忘死。時光帶走了他的年紀,帶不走的是他滿腔的熱情。(文/圖:高智 伍水清 吳學思 魯開偉)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