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德江:孫文才防好“疫”養好牛

2020年02月27日13:19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孫文才的妻子正在給牛添加食料。覃冠中 攝
孫文才的妻子正在給牛添加食料。覃冠中 攝

初春時節,樹枝吐露新芽。

“老漢,我們快點弄好了回去,徐書記打電話來說一會兒還要來看哈我們牛場。”

在德江縣楓香溪鎮洞灣村牧旺畜牧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牧草基地裡,牧草綠意蔥蔥,孫文才和父親一起收割,准備一天所需的養牛飼草。

孫文才是德江縣楓香溪鎮洞灣村村民,39歲的他一副踏實能干的樣子,與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孫文才一家除了要管好自家牛棚56頭牛的防“疫”,還多了人員防疫這一道必要的工序。

“進嬋,你去幫圈裡再消好毒,收拾一哈。”孫文才一邊泡好茶水,一邊叮囑妻子。

時下,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抓好產業發展的關鍵期,孫文才除了要時時關注牛棚裡的牛,還得叮囑好家人做好人員防疫,消毒、佩戴好口罩。

“徐書記,你來了,快請到裡面坐。”

2017年受銅仁市委組織部委派擔任洞灣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的徐永強是孫文才養牛基地的熟客,一有時間都會到孫文才家的牛圈裡看看肉牛生長情況,給他講解養牛政策,並查看孫文才家人員防疫情況。

說起防疫,孫文才在養牛初期就有一段難忘的經歷。2012年2月以前,孫文才和妻子劉進嬋在德江縣城一直開著小餐館,生意也還不錯。

“現在家裡的土地都慌咯,怪可惜的。”2012年正月,孫文才夫妻倆和家裡人吃完年夜飯后閑聊了起來,在父母和兄弟的攛掇下,一直埋藏在孫文才心底的養牛夢想成了他下定決心要干的事。

說干就干。2012年2月,孫文才把積攢的90多萬元積蓄全部拿出來修建了場地,購買12頭本地黃牛,開始了養牛創業之路。

創業艱辛路難行。2012年8月,剛剛開始養殖不久的孫文才遇到了第一個坎,妻子劉進嬋被查出子宮癌,這給孫文才的養牛事業和家庭蒙上了一層灰色。

“既然決定了,就是砸鍋賣鐵也要做好。”經過和家裡人商量后,孫文才變賣了德江縣城的一套房子,價值65萬元,在給妻子看病的同時,在山東購買38頭牛,由於運輸路途較遠,38頭牛,在運輸途中病死了34頭。“還是自己不懂技術,不會防疫,才導致這個結果。”這次損失也讓孫文才明白防疫的重要性。

摸索之中尋突破,學習技術好養牛。2014年孫文才成立了德江牧旺畜牧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除了定期邀請鎮政府畜牧站獸醫到基地指導防疫,同時自己也主動外出參加培訓,學習養殖技術和防疫技巧。

通過慢慢摸索、逐漸掌握養牛防疫技術的孫文才,腰包開始鼓了起來。“自己的養牛事業開始好了起來,我也要想辦法讓村民能在其中掙到錢。”為了能帶動村民參與進來,2016年,孫文才以每畝120元的流轉費流轉了村裡的147畝土地,共吸引47戶村民流轉,今年60歲的杜尚超就是其中之一。

以往杜尚超的4.7畝土地都用來種植土豆、玉米,遇到天干連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孫文才主動上門找到老人商議流轉土地種植牧草,並聘請他在基地上打工,這給杜尚超老人的生活帶來變化。

“要把基地做大做強”這是孫文才心裡最大的念頭。2017年8月,德江縣把肉牛產業作為“一縣一業”主導產業進行發展,這給孫文才打了一針強心劑。

2018年2月,孫文才在德江縣肉牛基金的支持下,買進了38頭能繁母牛,通過一年的養殖,2019年年底賣出44頭,淨賺了50萬元。

當前,正是德江縣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期,“圈不空”是持續抓好肉牛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洞灣村把發展好肉牛產業作為帶動大戶和農戶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目前共養殖肉牛300多頭,貧困戶覆蓋50多戶。

“希望肉牛產業發展成我們村的支柱產業,帶領更多人養殖增收致富奔小康。”孫文才對今后肉牛養殖產業發展自信滿滿。(覃冠中)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