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黨員、是退役軍人,疫情當前,我不上誰上!”在關嶺自治縣疫情防控隔離點壩陵酒店,謝高興一邊推著餐車給群眾送飯一邊笑著說道。
謝高興是關嶺縣委辦的一名90后年輕干部,去年剛從學校踏入工作崗位。別看他工作時間不長,但他曾在部隊當過兵、在村委實過習,經歷過抗洪搶險救災,參加過脫貧攻堅檢查驗收服務等。如今,他又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隔離點工作。
謝高興出生在關嶺花江鎮中寨村,這裡是全縣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缺水嚴重,土地廣種薄收,一家人的生活主要靠父母打零工維持。
生活上的艱辛讓他發奮讀書,終在2013年被上海政法學院錄取,一家人激動的同時也擔心學費上哪湊,后來在學校的幫助下,他成功貸到了國家助學貸款,順利入學直到畢業。兩年后,弟弟也通過助學貸款踏入了大學校門。
“當時家庭負擔很重,能夠上大學真的是個夢,要不是國家的扶持和幫助,我們兄弟倆可能早就輟學了。”謝高興說道。
上了大學,謝高興第一件事就是寫入黨申請書向黨組織靠攏。
“雖然我距離組織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但是在今后的學習中,我一定不斷磨礪自己、提升自己,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這是他寫在入黨申請書裡的話,也是他自己為之奮斗的目標。而后的學習工作中,他也一直踐行著自己許下的諾言。
大二那年,聽說在校大學生有機會入伍當兵,謝高興二話不說報了名,他想讓自己接受鍛煉、堅定意志、保家衛國。在部隊的2年,體能訓練他從不放鬆,抗洪搶險他也不落后,因表現突出,還連續兩年獲得“優秀士兵”的榮譽稱號。退伍那年,本有機會留在部隊,但一心挂念家鄉的他毅然放棄,繼續返回學校讀書。
2017年寒假他回到家中,了解到全縣正如火如荼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家裡的情況日漸好轉,他主動到村委申請實習,想為家鄉脫貧攻堅出一份力。兩個月的假期,他跟著村干部走家串戶算收入賬、宣傳扶貧政策,學習村合作社扶貧模式等,深入了解到國家扶貧政策給貧困群眾帶來的巨大變化后,更加堅定了回鄉貢獻力量的決心。
去年,謝高興憑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公務員,而這一年也是關嶺脫貧摘帽的關鍵之年。雖然剛踏入扶貧這個隊伍,但他總說:“扶貧沒有‘新兵’,隻有‘懶漢’。”
每次隻要手頭沒有要緊的工作,他都會跟著同事到貧困戶家中走訪。
就在全縣經歷了脫貧攻堅減貧摘帽評估驗收后,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沒來得及緩口氣便立即投入這場阻擊戰中,當時縣裡的隔離酒店需要人手聯絡服務,很多外地干部又不能及時返崗,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謝高興首先站出來申請到隔離點工作。
“單位男同志少,在崗的女同志就佔了一大半,作為一名黨員和退役軍人,危險面前讓我先上。”縱然深知這是一場硬仗,謝高興依舊毫不退縮。
在隔離點,他主要負責協調管理和資料報送工作,隨著疫情防控工作越來越緊張,加之人手不足、醫療物資匱乏等問題讓工作難上加難。明知集中隔離點感染風險高,但謝高興還是自告奮勇擔任起物資採購員、貨物搬運工、“送餐小哥”,已經身兼數職的他在看到醫護人員忙不過來的時候,又不顧個人安危戴著口罩就上前幫忙。
高強度的工作、緊張的氛圍讓一些參與服務的干部幾近崩潰,但謝高興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即使每天冒著感染病毒的危險,工作到凌晨兩三點,也依舊熱情飽滿,從不喊累。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為緩解同事的緊張,他還經常給大家講笑話、說好消息活躍氣氛,看到被隔離人員情緒不穩定,他在送餐途中還不忘安撫群眾:“不要擔心,在這裡有什麼需要就跟我說,我會盡可能的幫助你。”
“別看高興年紀不大,但他的抗壓能力和奉獻精神連我們這些老同志也比不上!”提起這個年輕的小伙,同樣在隔離點服務的縣委辦督查專員楊化新贊不絕口。
“感謝在壩陵酒店隔離期間的關心和照顧!我們在這裡非常愉快,感謝工作組的高興哥,我們返程了!”這是一名隔離群眾給謝高興發的短信,看到群眾平安回家,謝高興開心得像是自己回家了一樣。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逐步深入,酒店裡被隔離的群眾也越來越少,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還沒有結束,謝高興與同事們依舊不敢放鬆絲毫,繼續為全縣人民的生命健康筑牢安全屏障。(何淼 高智)
來源:安順日報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