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川自治縣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突出黨建引領,落實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以“三堅持三力”為抓手,有序有力推進500畝以上壩區建設,不斷激活產業發展內力,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堅持匯聚壩區組織合力。緊扣組織先行,以“撤、並、立、建”為重點,採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跨行組建等方式,在壩區、產業鏈和合作社等上設立黨支部或黨小組。圍繞黃都大壩、甘禾大壩和后壩大壩等17個500畝以上壩區黨建示范點建設,積極整合12個鄉鎮(街道)黨(工)委、26個村級黨組織力量,在壩區上建立壩區產業黨支部(黨小組)32個。積極推行“黨建+”、“黨組織+”等模式,推動黨組織與家庭農場、農業企業、合作社等有效聯結,目前在壩區成立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共53家。
堅持激活壩區隊伍內力。著眼於500畝以上壩區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品牌化發展目標,大力推進農業“321工程”建設,培養一批服務和建設壩區的產業隊伍“骨干”。圍繞500畝以上壩區黨建示范帶建設,在壩區建立黨員壩長示范崗、黨員農藝服務崗和黨員產業示范基地等,為黨員服務產業量身劃分“責任田”。積極探索建立“壩長制”,選任壩區壩長17名。大力實施“萬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行動”、“鄉賢帶富工程”等工程,向500畝以上壩區選派農業技術專家20名。以實行“一肩挑”為突破口,將素質高、會經營、懂技術的產業能人或致富帶頭人選用進村(社區)“兩委”隊伍,在所轄壩區的村(社區)推行“一肩挑”8人。
堅持增強壩區黨群動力。根據500畝以上壩區產業“一壩一業、一壩一特”發展路徑,打好“黨建+”組合拳,積極統籌整合各類資源,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提升壩區黨群抱團發展水平。創新黨群抱團發展方式,調優產業結構,優選產業品種,種植中藥材、辣椒和食用菌等附加值高的產業,推動壩區產業發展“一年多季”、“一季多收”、“一地多用”。目前壩區實現“村社合一”發展模式17家,黨支部領辦基地23個,壩區內土地流轉總面積8955畝,利益聯結農戶3656戶,覆蓋貧困人口5559人,鋪就了一條黨群同力、產業提質、群眾增收的“快車道”。(李輝波)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