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黔南日报消息: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为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瓮安县立足实际,搭建街道、社区、片区、小区“四级网格”体系,推行一线“提单”、分类“审单”、对责“派单”、办理“执单”、群众“评单”的“五单”工作制度,助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清单化、责任化、网格化,形成“事情有人办、办后有回音,年终有评定”的有效机制,在服务群众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信息收集“提单”。线上,利用“双网强基”平台“提单”和社区24小时接单电话“提单”,全天候收集群众反映反馈的社区管理、治理方面的问题。线下,通过入户走访、区域排查,实行一线“提单”,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立办事窗口,实行窗口“提单”,多渠道对群众反映反馈的困难问题进行收集。
梳理分类“审单”。对于线上、线下收集的各类问题,按照初审、重审、审定的处理流程,及时审定,限时分派解决。初审中,针对反馈人员能解决的问题,安排自行解决,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按照问题属性,明确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于模棱两可、有分歧、有疑问的问题,组织审查工作组(社区自行成立审查工作组)对反馈问题进行重审,进一步核准,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初审和重审后仍需再明确的问题,上报街道专班进行审定,由专人按照问题解决途径进行分配。
任务分配“派单”。街道明确专人,根据问题类别和性质,进行线上和线下“派单”。线上通过平台推送到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和站所;线下形成《转办意见》,一对一联络相关职能部门和站所,同步做好“派单”登记。各单位、各街道安排专人接收“派单”任务,并形成问题处理台账,明确处理责任人,处理完成时限,处理情况调度等内容,确保精准掌握“派单”任务推进情况。
办理督促“执单”。一是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接受群众一线监督,对整改有问题或未按时整改的,可以提醒“执单”单位或责任人,抓好问题整改。二是落实社区监督,社区对由部门、站所落实的问题,整改有问题或未按时整改的,及时提醒“执单”单位、站所或责任人,抓好问题整改。三是开展街道监督,街道专门成立专班,对部门、站所、社区“执单”情况落实有差距、推进迟缓的,进行提醒,对于不落实、不执行的,及时“催单”,确保严格“执单”。四是实施专项监督,联系、包保社区县领导和包保单位同步督促受理单位抓好落实的情况;县委组织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组建督查组,对“执单”情况进行抽查,对于因单位或个人失职造成落实不到位的进行全县通报,并计入单位年终考核结果。
问题销号“评单”。受理问题办结后,通过群众点评、街道实评、年终会评的方式对承办问题进行评定。群众点评可单人点评和多人点评,多人点评原则上不少于5人,街道对单位、站所、社区落实承办问题的情况进行季度评定,成效好的进行张贴到红榜“亮单”,成效差的张贴到黑榜“晒单”,红榜和黑榜实行一季一公示,评定结果计入相关单位的年终考核。年终,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各部门、各街道、村社落实承办问题的情况,结合群众评议、街道实评,随机抽查的情况进行会商评定,确定各单位、站所和社区的会评结果,并纳入年终考评结果。
社区群众纷纷表示,这种“点单”方法非常好,社区的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就联系上我们,为群众解决了很多实事,既方便效率又高,大家非常喜欢这种方式。(李泽举、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