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思南县政府网消息:近年来,思南县始终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干部锤炼党性、转变作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炼钢炉”,在干部激励、管理、关爱上做文章,激发广大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干部担当作为、建功基层,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突出导向激励,激励干部愿担当想作为
一是加强政治激励,让干部想干事。牢固树立培养锻炼干部到一线去、从一线来的鲜明导向,把培养干部的主阵地放在基层,把选人用人的重点放在一线,始终坚持“领导来自基层、干部出于一线”的观念,仅2021年提拔任用一线干部64人。在今年驻村轮战中,五成以上干部主动申请继续驻村,县直部门年轻干部主动请缨到乡村振兴一线。
二是构建成长平台,让干部会干事。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干部培养锻炼紧密结合起来,优先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干部到279个脱贫村和1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开展驻村帮扶,兼顾非贫困村协调发展,由各乡镇(街道)自行组建驻村工作队,为广大干部提供成长锻炼平台。采取分级培训的方式,对乡村振兴一线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补齐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推动干部在一线锻炼、在一线成长。
三是突出一线选用,让干部干成事。有计划地在乡镇(街道)开展乡村振兴一线优秀干部专项调研,结合乡镇(街道)意见,将一贯表现优秀的干部纳入动态管理库,在提拔和进一步使用时优先考虑,进一步提振了乡村振兴一线干部士气和激情。
突出考核管理,倒逼干部勇担当真作为
一是压实管理职责,让慢为者奋进。出台《从严管理脱贫攻坚工作队干部和帮扶干部十条规定》,推动管理职责下沉乡镇(街道),明确驻村工作队、乡镇(街道)、选派单位和县直职能部门职责,县级层面定期开展综合督导,乡级层面定期开展驻村督导、听取驻村工作汇报,交换问题、传达任务、培训政策、解决难题。将干部驻村督导通报情况纳入乡镇(街道)年度党建考核内容,同时作为干部评先选优参考依据。
二是注重日常考核,让假为者现形。细化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职责任务清单,围绕“定人、定村、定责、定标”四定原则,督促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认真履行“一宣六帮”驻村工作职责。实行年中和年度考核,将干部作用发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形成精准“体检报告”,并反馈到选派单位。对定量定性实绩表现较差的,进行提醒、诫勉,让干得差的干部浮出水面,让干得好的干部登上台面,推动干部主动作为。
三是强化结果运用,让无为者失位。以开展组织系统挂牌督战、基层组织建设大调研以及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验收等为契机,定期组建督导调研组到乡镇(街道)开展巡回督导,狠抓一线干部作风建设和作用发挥,结合干部考核结果,动真碰硬调整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干部,用“下”的压力激发干的动力,倒逼一线干部作风更实、作用发挥更好。
突出关心关爱,促进干部善担当敢作为
一是真情关爱,推动干有保障。坚持人财物向基层倾斜,逐步提升一线干部保障标准。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和定期谈心谈话机制,开设心理疏导课程,帮助排解工作压力。投入4654.3万元在全县517个村(社区)深入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和“小食堂、小厕所、小图书室、小文体室、小澡堂”“五小”工程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了村级活动阵地。落实县级选派干部驻村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帮助配备生活必需用具,解决吃住在村难题,推动一线干部安身安业。
二是选树典型,推动干有榜样。推出乌江流域基层党建联建、沿江联村党委“三带六同”村级区域发展、周寨村“民心党建+春晖使者”集体经济发展等经验做法,大力宣传乡村振兴一线先进典型案列,推荐表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61名,涌现出但思飞、詹志芳、邹飞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
三是容错纠错,推动干有底气。出台《思南县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细则(试行)》,旗帜鲜明为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依纪依法为干部容错纠错,勇于为干部撑起“保护伞”,坚决捍卫一线干部合法权益,让干部放手干事、尽心作为。2017年开展容错纠错以来,容错纠错1人,为8名在选拔任用过程中被诬告的干部澄清“正名”。(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