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5月17日,黔西市2021年度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动员部署会召开,600名省市乡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经过5天的培训后,将奔赴全市200个村(社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此次选派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由1名驻村第一书记、2名及以上驻村干部组成,驻村第一书记一般兼任所在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派驻范围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原建档立卡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村(社区)纳入派驻范围。
贵州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派驻定新乡元田村驻村第一书记康明远说:“作为新一轮的驻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主要是从明理力行这句话开始。我将不断学习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以及政策文件,将学到的本领运用到乡村振兴工作一线,把乡村振兴工作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推向实际、推向深入。”
黔西市委组织部派驻新仁乡驻村干部杨国锋说:“作为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化屋村驻村队员,我非常的荣幸。驻村既是使命,更是责任,在接下来的驻村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结合化屋村实际,脚踏实地的开创化屋村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二是以党建引领,健全建强党支部,壮大村集体经济,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三是经常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以新的精神面貌和状态,积极的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当中去。”
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为市直单位选派人员明确具体的驻村点,其中从牵头单位选派的驻村人员中,安排至少1名驻村人员到联系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驻村点调整的单位要主动与新老帮扶村对接联系。600名省市乡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要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打通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要帮助建强村党组织,帮助巩固脱贫成果,帮助发展农村产业,帮助抓好乡村建设,帮助提升治理水平,帮助做好为民服务。选派单位要严格实行责任、项目、资金、人员“四个捆绑”,根据乡村振兴需要,细化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制定任务清单,既要冲锋在前、担当作为,但也不能包办代替。
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小海子村驻村干部黄可欣说:“在今后的工作里面,我会在我驻的村抓住主要矛盾,细化任务清单,认真抓好落实,找准我自己的职责定位,充分发挥支持和帮扶运用,与村两委共同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做到‘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特别是面对矛盾问题的时候不回避、不退缩,主动上前,担当作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驻村工作实行任期制,新选派的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每期驻村时间不少于2年,到期轮换、压茬交接。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负责日常管理,严格落实考勤、请销假、工作报告、纪律约束等制度,选派单位要加强跟踪管理,确保真帮实驻、发挥作用。
黔西市医疗保障局派驻金碧镇高山村第一书记余大伟说:“马上就要到新的村开展工作,新的责任、新的任务,结合我们选派单位实际,我将找好发展的方向,努力奋斗,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600名省市乡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将与村支(社居)两委一起,精诚团结协作,切实打通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建强村党组织、发展农村产业、抓好乡村建设、提升治理水平,扎实做好为民服务。(图/文 谭瑛、吴静、刘 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