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县盘活乡土人才传承非遗技艺

2021年04月29日08:23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蒋鸿琪 通讯员 田曜华 舒天美)三穗县坚持盘活乡土人才资源作为乡村振兴的衔接器,积极鼓励非遗传承人、乡土人才成立家庭手工作坊,有效激活乡土人才一池“活水”,传承竹编工艺、苗族服饰等非遗项目。

穿过三穗县瓦寨镇上街组小巷便会看见三五成群的竹编手艺人正在编制斗笠,经过破篾、编架子、别顶、夹棕、镶边、染顶等工序,一根普通的竹子摇身变为村民致富的“指尖经济”。

1人30道工序,是三穗县竹编技艺非遗传承人杨再和的日常。“专业人做专业事。”杨再和说。

在杨再和记忆里,编制斗笠是祖祖辈辈都会的一道手工活。从17岁开始,他就跟着家里人学习,耳濡目染。如今,他已有35年竹编经历,一根竹子在他手上可变化出不同模样。

“斗笠是季节性销售产品,每年春耕和秋收时节是最佳销售期,我们都是自发销售,每年最多可做1万多个,每个斗笠纯利润6元,每年收入6万余元。”杨再和说。

为了能吸引更多顾客,杨再和逐渐将竹编往精致化、个人化方向发展。在产品创新上,他为竹编添加时尚元素,从农用转为艺术用品,如竹编餐具、斗笠台灯、杯具等。

“祖辈留下来的好东西,我们就要好好传承下去,唯有使用和创新才是最好的传承。”杨再和说。

编制竹编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杨再和凭借一手精湛的竹编技艺,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订单”的组织方式,不仅自己富起来,还带动当地百姓“编”出一条致富路。

“我编织斗笠已经5年,按计件算工钱,平均每天能编织20多个,每月挣2500多元。”52岁的王三菊以前一直在外务工,5年前回家后,便一边照顾家庭,一边靠竹编手艺补贴家用,日子越过越好。

兴产业、富百姓。三穗县采取“一带一”或“一带多”传承方式,积极发挥传承技艺人才资源,包括非遗传承人61人,其中,省级传承人2人、州级传承人2人、县级传承人57人;县级非遗传承基地7个、州级非遗传承基地2家、省级非遗扶贫工坊2家。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2000余人次,实现劳动力就业200余人,实现年创收500万元。

(责编:吴锋、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