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党故事

观山湖区杨序珍:一句誓言用一生作答

2021年04月21日14:56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2010年杨序珍(一排右三)参加党支部学习活动。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2010年杨序珍(一排右三)参加党支部学习活动。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最大的骄傲是成为一名党员、一名全科医生。”年近80岁的杨序珍虽脸上布满皱纹,但双眼依旧炯炯有神,她坦言,这辈子她都用行动在履行着入党誓词中“对党忠诚,积极工作”这句话。

心中有阳光 脚下有力量

1942年1月3日,杨序珍出生在观山湖区宾阳街道二铺村一组(原乌当区野鸭乡二铺村一组)一个贫穷的家庭,家里有6个孩子,她排行老大,父亲是国民党起义军,经常不在家。那时候的杨序珍和兄妹吃不饱穿不暖,更别说读书识字了。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16岁我就被选派到铁路上工作,参加湘黔铁路修建。”杨序珍回忆道,当时的她,不懂就学,不会就练,脏活累活抢着干,凭借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取得了工程师们的信任和欣赏。“那时候年轻,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每天做完自己的工作后,我还主动跟着工程师们上山下山查看工程进度情况。时间长了,他们开始教我认字,有时候是认图纸上的字,有时候教我写自己的名字。”杨序珍说。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1958年,贵阳铁路医院准备抽调一批识字的年轻人,学习医疗知识,培养储备医生。“那时候,我已经识得一些字,并且会写自己的名字了。”这次偶然又珍贵的机会,被杨序珍紧紧地抓住,从此开启了她的医务生涯。

在贵阳铁路医院工作的那几年,杨序珍白天跟着医生刻苦钻研医疗技术,晚上在夜校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我热爱医生这个职业,为了这个理想,我不怕困难,努力奋斗,立志成为一个好医生。”杨序珍说。

志之所趋 无远弗届

“小杨同志,你要尽心尽责做事、至真至诚为民,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入党……”当时身边的老党员、老医生们总是这样对杨序珍说,在大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入党的信念在她心中逐渐生根发芽,她努力工作,认真做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当入党申请被驳回的那一刻,杨序珍明白是父亲身份的缘故,才让她的入党之路变得艰辛而遥远。“我没有气馁,反而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不懈怠,把理想变为现实。”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序珍仍然坚定。

1962年,正值二铺、小箐、朱昌等一带缺乏乡村医生,又由于原生家庭的贫困,使得杨序珍的母亲再也无力抚养5个弟弟妹妹,杨序珍毅然决定放弃贵阳铁路医院的工作回到二铺村,一边为母亲分担家庭重担,一边作为“赤脚医生”为附近村民看病。

“当时,二铺附近几个村就只有我一个医生,为了更好地满足村民看病的需求,我先后到市人民医院、妇产院、区卫生院参加预防保健、全科医学、医疗技术的培训。附近几个村80%的新生儿都是我接生的。”杨序珍说,虽然从事的工作平凡而普通,琐碎而繁杂,但却与人民的健康密切相关,让她对待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十几年艰苦生活的磨练,杨序珍选择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对党的热忱始终不改。1978年—1979年,杨序珍先后被授予“卫生工作先进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模范”“先进接生员”等称号。1980年,经过党组织的多次考察、考验,杨序珍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我既然选择入党,选择为人民服务,就必会坚定信仰,守住初心,对党忠诚,积极工作。”杨序珍说,如今,她的子孙都是中共党员,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红三代”。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退休后,杨序珍始终坚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理念,怀着对党的感恩之情,发挥余热力所能及地帮大家做点事。2020年疫情期间,穿上白大褂,请战服务一线的杨序珍重回大家的视野。“看到孩子们每天都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我也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党员、一名老村医。”杨序珍说。

二铺村村支“两委”考虑到杨序珍年纪较大,又做过心脏搭桥手术,驳回了她到卡点值守的请求,同意她坐镇村委会,协助做好村民防疫知识宣传工作,为工作人员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最大限度降低普通工作人员感染风险。

“我们村里很多居民一家几代人都找杨医生看过病,大多数80后都是杨医生接生的,有杨医生在,我们心里就无比踏实,是她坚定了大家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二铺村党支部书记吉永江感慨又自豪地说。

本着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杨序珍从医五十余载从未发生一例医疗安全事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杨序珍成为中共党员的第41年,步履蹒跚的她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一枚党徽。“忆初心,悟初心,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守初心,践初心,听党的话,按党的标准做事,在岗位上创造新的业绩。”杨序珍坚定地说。(张奕妍)

(责编:唐杰(实习)、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