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水电工程大坝拔地而起

2021年04月10日08:39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李兰松

西南腹地,水能“富矿”。贵州境内河流密布,总长1万多公里,水能资源丰富。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形,建高坝难度非同一般,一代代水利人不懈努力、开拓守成。一批在省内外、国内外均有一定先进水平的水电工程大坝拔地而起,贵州水电工程的飞速发展、稳步建设,为全省发展稳定贡献了力量。

先后建成的乌江支流猫跳河梯级水电站和珠江上游南盘江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乌江支流三岔河上的普定水电站和乌江干流上的东风、洪家渡、引子渡、乌江渡、索风营、构皮滩、思林、沙沱等水电站,珠江上游北盘江上的光照、董箐、马马崖一级水电站等,不仅刷新了不少全国和世界性记录,也为国家“西电东送”提供了坚强保障。

1958年8月15日,当时贵州省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猫跳河一级红枫水电站破土动工,喀斯特岩溶地区建设水电站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1960年5月29日,猫跳河一级电站红枫发电站正式发电,装机容量2万千瓦,这是贵州省第一座中型水力发电站。此后,陆续建成了7座水电站,总装机27.7万千瓦。猫跳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开创了在岩溶地区筑坝建库的先例,7座坝型各异的水电站被誉为中国大坝设计“博物馆”和“流金溢彩的艺术长廊”。

猫跳河梯级电站建设者的精神并不是特例,在乌江渡水电站工程,千千万万的建设者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后,攻克岩溶地区修建大型水电站的一系列重大技术课题,电站系列设计、施工技术对我国岩溶地区水电工程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乌江是贵州省第一大河流,发源于贵州西部威宁自治县乌蒙山东麓,横贯贵州中部和东北部,乌江多年平均流量1650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520亿立方米,接近黄河水量。在贵州境内比降为2.33米/公里,落差2036米,水能蕴藏量754.9万千瓦,是中国“水电富矿”之一。

乌江水电工作者以科学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和攻坚克难的意志,先后攻克了开发岩溶地区水能资源的地质勘探、水库防渗、高深峡谷的枢纽布置、大流量泄洪消能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在岩溶发育的乌江干流上,自力更生地成功建成了库容23亿立方米、坝高165米的乌江渡水电站。

1980年1月,首台机组投产,此后,第2、3台机组也分别于1982年、1983年投产。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效益,担负着贵州电网调峰、调频的任务。乌江渡水电站建设之初总装机容量为63万千瓦,而当时贵州省水火电总装机容量仅有140万千瓦,乌江渡水电站就占了约45%,在贵州电网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作为我国在大陆岩溶地区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拥有165米的大陆岩溶地区第一高坝,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优秀工程勘察金奖、设计金奖。为乌江水电开发树立了第一座“里程碑”,从此掀开了乌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磅礴篇章和壮丽画卷。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