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经验被写进中央文件和农村土地承包法,一项项农村改革开花结果——

湄潭土改改出稳稳的幸福

2021年04月09日09:04  来源:贵州日报
 

雨后,湄潭县抄乐镇落花屯居楠木桥寨龙塘组58岁的村民吴永华走出自家两楼一底的黔北民居,沿着黝黑的柏油马路走向茶园。看到刚采过的茶树上又冒出了新芽,吴永华笑了:“这茶树就是‘摇钱树’,只要勤快肯干,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一家五口7亩地,除了自家发展茶、辣椒、水稻产业,其余两亩流转给公司种植精品水果,一年土地上的收益接近4万元。“我家是地道的农民,土地就是生存的根,根稳了,心就安了,就有了底气发展其他产业。”吴永华说,靠着前些年在农业上的积蓄,买了辆货车在工地上拉货,盖起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4800亩茶叶、3200亩辣椒、1200亩精品果蔬、400亩特色稻米、390亩烤烟、102亩花卉苗木……随着一个个致富项目落地生根,去年,落花屯居人均收入达14380元。

不断变化的增收致富数据,离不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湄潭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主任陶通艾告诉记者,全国农村承包地下户后,农村承包地三五年就要调整,减少人口要退出承包地,新增人口要重新获得承包地。由于退出承包地一方退出的都是些边角土地和出产较差的土地,而新进承包地一方则想要获得耕作方便、产出较高的承包地,所以每一次调整承包地都在矛盾中进行。同时,由于农民对土地承包没有预期,都不愿意在土地上进行投入,耕地产出率越来越低。

吴永华清楚地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但“增人要增地、减人要减地”的矛盾却很突出。“政策不稳,大家心头慌,害怕修缮养好的土地被收回,都是在薄地里种点包谷,一年到头饭都吃不饱。”吴永华说。

调整承包地,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1983年冬天,湄潭县楠木桥生产队24户村民在一间四处透风的油坊中,围着火塘争论了三天三夜,吴永华也跟着父亲参与其中。

“那么冷的天,吵了几天也没有结果。德高望重的大队老干部余忠华说,干脆就来个‘生不添、死不减’,有本事好好培养孩子读书走出大山。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成。”吴永华回忆道。

这个吵出来“生不添、死不减”的“土法子”,稳定了人口和土地之间的权利关系,让群众吃下定心丸,开始精心管理自家土地,粮食产量迅速增长。

1987年,国务院确立湄潭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重点探索土地制度改革及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数年后,湄潭形成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首创经验,被写进了中央文件和农村土地承包法。

更为可喜的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激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多种产业转移,试验区鼓励农民开发非耕地资源,在利好政策下,农民积极开荒种茶,放手经营,逐步建成了湄潭县60万亩茶园。

龙塘组村民杨朝品家确定了近4亩田土后,积极响应号召开荒,如今5亩茶园收益可观,土地收入有4万多元,儿子在外地办起了工厂,每年也有20余万元收入。“当初分到的土地养不活一家人,不过政策活了,路子就多了。我们当起了茶农,吃上了‘茶饭’,赚得一年比一年多。”杨朝品说。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下,湄潭县抢抓机遇,借助生态优势,举全县之力发展茶产业。茶产业现已成为湄潭县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综合收入超过百亿元。

发展不止步,改革不停歇。湄潭县又先后承担了17项农村改革课题,其中“均衡减负、户户减负”规范了农业税征收并推动了国家农业税全面减免;“两减两增三在村”开创了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先河,为驻村第一书记提供实践范本;“三转移三集中”探索出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四确五定”推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动了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同入市……

持续推进的农村改革试验,为释放土地活力、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分配关系等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湄潭县旧貌换新颜,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的小康之路,当地群众收获着稳稳的幸福。(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诚 王 丹灵)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