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湿度不够,还需要加点儿水。”
“香料、助燃济、色粉、胶粉要严格按比例配比。”
……
在务川自治县蕉坝镇龙桥村贵州瑞浩制香有限公司厂房前,便听到技术人员正在指导员工调兑香料。
走进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气,一袋袋不同颜色的原材料,通过调配、研磨、泡制、塑型等流程,变成一支支香,整齐堆放旁边。成型香再经过恒温晾干,扎捆包装后,香产品可以走向市场销售。
贵州瑞浩制香有限公司是蕉坝镇龙桥村返乡创业人员杨瑞林在当地惠农政策的帮扶下于2020年6月创办,公司主要生产线香、盘香等产品,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模式经营,带动当地发展产业致富,解决当地村民就业困难。
“在家门口打工,既能照顾家里,也能挣钱,肯吃苦的每天能挣100多元。”员工杨文学说,在这里上班比较自由,老板还包吃,干活也非常轻松。
杨文学曾经是一名建档立卡户。以前家里收入来源单一,生活困难。自制香厂建在了家门口后,他成了一名产业工人,不出村每个月就能挣到2000多元。
为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龙桥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破解返乡创业公共服务不配套、证照办理环节多等问题,做好资源整合、引进人才,创新规划,发展产业。
2020年初,返乡过春节的杨瑞林,因为疫情的影响未能及时返岗,村委了解他在广东有7年办厂经历,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实干精神,是村里发展产业的紧缺型人才,便动员他返乡创业。
在村委干部的感召下,杨瑞林毅然放下在广东东莞的事业,决定留在家乡发展,建设家乡。经过调研考察,入股村合作社,投资40万元建立起了瑞浩制香厂。建厂房、装机器、进原料……仅半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盈利。
“目前,产品主要销往周边的县区,大部分出口缅甸。”杨瑞林说,订单式生产,产品根本不愁销路。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带领更多的村民过上“香日子”。
杨瑞林是蕉坝镇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代表之一。
近年来,蕉坝镇不断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平台支撑、培训服务的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在外务工人员项目回迁、资金回流,千方百计让村民在村里安居,在家门口就业,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陈虹宇 邹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