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销售11吨酸豇豆,农特产走出山门,加工厂真是带动村民致富。”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前光村村支书万建华说,2018年,村里建了加工厂,村民再也不会为卖菜发愁。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前光村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村子依靠前光大坝规模种植蔬菜,还建了蔬菜加工厂,有了自主注册商标“铁柱山”,在当地及周边区县有好口碑。
以前,一代代前光村人以种植低效农作物为生。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前光大坝并没有给村子带来发展。“前光村,田大丘,三年两不收。”当地流传盛广的谚语,诉说着无数前光村人的无奈和辛酸。
近年来,在上级政府支持和帮助下,在村支两委带领下,村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改种经济效益高的农特产品。
“乡村要发展、村民要致富,产业是关键。”2016年,前光村成立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流转村里150亩田地,带领村民种植蔬菜。
然而,由于新鲜蔬菜保质期短,采收期无法全部进入市场。前光村无论是种植莲花白、大蒜还是辣椒,都以失败告终。这让一心想带领乡亲们种菜致富的万建华发了愁。
“为何不建一个加工厂?”2018年,前往三穗县销售芥菜时,当地一蔬菜加工技术人员给万建华提出建议,让其茅塞顿开,回来后,他立即与其他村干部商议建厂事宜。
2020年4月,前光蔬菜加工厂建成投产。根据种植季节,加工厂主要把豇豆、芥菜、大头菜加工成酸豇豆、泡酸菜、榨菜。当年的年产值约500万元,吸引本村37户群众加入蔬菜产业发展。
“村民以每亩600元价格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到基地打工,每天领80元薪资。”万建华介绍,种植的蔬菜全部以市场价回收到合作社,加工成农特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延长蔬菜保质期,提高产品附加值,村里人人受益。2020年底,前光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4万元。
产业兴旺是加速乡村发展的基石。前光村蔬菜加工厂投产以来,不仅解决本村蔬菜销售问题,同时带动附近7个坝区、18个村的蔬菜产业发展,产品销往遵义、黔东南、湖南怀化等地市场。
“这几天,大头菜收割结束后,我们准备把村里能种植的土地都利用起来,继续扩大面积轮种豇豆,让更多村民从中受益,确保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对于未来,万建华信心满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葛永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