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铜仁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喜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铜仁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心潮澎湃、欢欣鼓舞,激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时间拨回到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要求我们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施精准扶贫。
几年来,铜仁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牢记嘱托,坚持把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定期研究部署帮扶工作,择优选派帮扶干部、驻村干部、面上督导和驻点督导干部等方式,压紧压实帮扶责任。
2016年以来,铜仁市纪委监委机关累计选派帮扶干部38名,协调扶贫项目50个,到位资金1670余万元,累计走访群众4000余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0多个,实现了25个帮扶村产业全覆盖。通过定期开展脱贫攻坚作风专项督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障,累计开展26轮脱贫攻坚明查暗访,派出纪检监察干部2500人次,全市扶贫领域共发现问题线索3157件。
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全省最后9个未摘帽的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沿河自治县赫然在列……听到这个消息,正在沿河县中寨镇清河村驻村的铜仁市纪委监委第十三纪检监察组副组长袁仁东,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人,扶出真感情,就没有脱不了的贫。”袁仁东这位在纪检监察战线上坚守了15年的老兵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清河村螺子岩组村民范应华的孙女范晶晶上学的事,找过多人协调都没能解决。袁仁东得知后,第一时间对接联系,不仅让范晶晶顺利地进入沿河民族中学上学,还争取学校为其提供免学费、免住宿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等,还享受适当补助生活费。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像袁仁东一样,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纪检监察干部还有很多。
铜仁市纪委市监委纪检监察干部田鲜艳,在她刚满30岁那年,来到印江自治县新寨乡新寨村,开启了4年的驻村之旅。四年间,她走村入户,与群众朝夕相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用青春与汗水完美诠释了对组织的忠诚和群众的深厚感情。
宋维生是田鲜艳的联系贫困户,原来生活的地方山高路远、交通不便,2017年跨区域搬迁到万山区旺家小区。田鲜艳不仅送他到新家,还帮他添置了取暖设备和炊具。为了庆祝“乔迁”,田鲜艳还带他们去餐馆一起吃了晚饭。点点滴滴感动了宋维生一家,现在逢年过节,田鲜艳还经常去看望宋维生,他们成了一辈子的亲戚。
群众说好,才算真的好
2020年3月的一天,铜仁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组副县级专职纪检监察员陈林,告别身患重病的母亲和2个年幼的女儿,乘车5个小时来到沿河县中寨镇大宅村,开始了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
初到大宅村的陈林,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向乡亲公开,把群众向其反映的合理问题做到即知即改,把排查出的53户不满意乡亲请来,组织召开直面问题立行立改电视直播会,安排一正三副指挥长和6个工作组长认真耐心细致解答群众合理诉求,对干部作风不实问题向群众公开道歉,承诺今后公平公正公开办事,严明对违规违纪者将查处曝光。
同时,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核心问题,围绕讲团结、讲良心、讲感恩主题,召开30场(次)村支两委、村民组长和干群院坝座谈会,再召开研判会、调度会、推进会,重点整村逐户解决因学、因病、因残致贫等问题102户298人,共解决出行、饮水、用电、住房、上学、治病、就业、致富等500余个困难问题,获得了群众的认可与信任。
德江县副科级纪检员覃丽娟被当地群众形象的称为“铁娘子”,说她进得厅堂,下得厨房,遇到重活不喊黄,所有的困难都自己扛。“铁娘子”这一“绰号”来自于她担任德江县共和镇转角村第一书记期间。
2016年6月,覃丽娟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从一名机关干部变成了驻村第一女书记的。初到转角村的覃丽娟,发现该村全村5个村民组中,除拖船丫组地处国道线旁交通略方便外,其余4个组均为土路,全村700余人口有600余人长期饱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煎熬,路面稍有湿润车就开不上去,不但出行极为不便,物资运送也十分困难。
覃丽娟把解决该村交通瓶颈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经其不懈协调努力,在两年多时间里,解决了转角、杉木岩、毛坪、小堰塘四个组的通组硬化路问题,困扰该村世代人的出行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与此同时,全村安全饮水、“五改一化一维”等项目有序推进,全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2018年7月,被覃丽娟省委评为“脱贫攻坚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被市委宣传部列入“铜仁脱贫攻坚群英谱”。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用纪检监察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这是铜仁市纪检监察干部的真实写照。
近日,印江自治县新寨镇新坪村55岁的文开强干完农活回家后,拧开水龙头,哗哗流出的自来水让他一直甜到了心坎上。“以前要挑水吃,现在我们终于喝上放心水啦,我们也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被大山包围的新坪村,山高坡陡,沙多田少,是出了名的“缺水村”。以前,全村408户1586人畜饮水困难,全靠吃“望天水”,每家每户都在房顶建水池,盛装雨水,称之“房盖水”。居住在山顶上的文开强尤其困难,他几乎每天都要到3公里外的地方挑水吃。
2016年,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派驻该村第一书记任光勇到村后,第一时间对全村饮水问题进行了全面摸底调研,想尽一切办法协调争取各方力量和资源。2017年10月,300多万元安全饮水工程项目终于落户新坪村。为了抢抓进度,他每天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就盼着自来水早点通到群众家里。经过一年多的建设,项目终于如期竣工。新坪村里通自来水的那天,鞭炮如雷,村民们都对任光勇啧啧称赞,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李仁烨是铜仁市纪委监委2020年8月下派到沿河县中寨镇红色村的驻村干部,驻村时间虽不长,但为群众做的事情可不少。
“我们这里海拔比较高,冬天会下雪,会让茶叶发黑,但是不影响茶的生长,茶叶本身是一种比较耐寒的植物,而且越是比较寒冷的地方长出来的茶叶品质越好。”为了帮助当地群众发展产业种植,李仁烨自费购买茶叶种植书籍,每天晚上都细心研究,不到半年时间,就从茶叶种植的“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说起茶叶种植来头头是道。
脱贫摘冒是起点,乡村振兴在路上。向来以作风过硬著称的纪检监察工作者们,在帮扶中展现出了别样的柔情。站在新起点上,铜仁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用真心与群众建立真情,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上继续砥砺前行。(涂三伟 秦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