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莫宇 通讯员 梁波)“我们能有今天,全靠政府的帮助,虽然不能涌泉报党恩,但是我们要支持刘书记的工作。”
“我怎么不支持刘书记的工作了,该搬的我也搬了,就是这点猪圈,我实在舍不得。”
“政府为我们流转了两亩地,还出资修建了一个新的现代化养殖场,搬过去了,这些猪那是落入福地了……”
1月29日,独山县文化馆二楼的排练厅里,传来一对“夫妻”为是否搬迁发生的争吵声,这是该馆正在排练讲述易地扶贫搬迁故事的小品《风水宝地》的场景。
“大家在表演过程中,一定要拿捏好语气和表情……”独山县文化馆副馆长彭荣武一边给演员们讲解表演要领,一边声情并茂地示范。他说,这是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精心准备的节目,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隔壁的排练厅里,伴随曼妙的乐曲,舞蹈《那一抹蓝》也排练正酣。节目编导罗来红介绍,灵感源于采风时看到板蓝根基地里妇女们劳作的场面,舞蹈叙述扶贫干部外出学习新技术,带领群众壮大板蓝根产业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
从去年11月开始,独山县文化馆积极组织文艺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采风,聚焦脱贫攻坚主题,挖掘提炼素材,创作、编排了小品、舞蹈、歌曲、情景剧等10多个文艺作品,近期正在紧张排演围绕建党100周年的节目。这批节目形式多样,内容来源丰富,不少素材都是群众的身边事、关心事。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独山县文化馆将积极深入村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等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宣传到群众心头,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