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启华和表哥令狐荣铁一起收购纸板。 |
在贵州省桐梓县楚米镇马元岩社区凯来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专心致志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着,其中有一位工人特别引人注目。她坐在轮椅上,左脚轻搭在轮椅踏板,右脚吃力地踩着缝纫机,双手在机前灵活翻动,不一会,便完成一件内衣的缝制,她就是肢体一级残疾的王明会。
王明会是桐梓县新站镇捷阵村村人,现年42岁。5岁左右,因左脚摔伤未及时医治,导致左脚逐渐萎缩,不能正常行走,出行全靠轮椅。2008年5月,30岁的王明会经亲戚介绍嫁到楚米镇元田社区枣木组比他大10岁且右眼失明的杨启华,2009年11月生下一个可爱的儿子,取名杨光鑫。
2010年,因修建钛厂,杨启华一家的房屋和土地被征用,用补偿款在马元岩社区(现元田小学斜对面)修建占地80平方米、两楼一底的新房,并用剩余的土地征用补偿款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收捡废旧物品维持生活。日子虽然过艰苦一点,但夫妻俩互敬互爱,过得非常开心。
可好景不长,在一次外出收购废旧物品的途中,王明会遭遇车祸,头部受伤,后又检查出身患乳腺癌,需做切除手术;杨启华也意外染上了肺部疾病。2015年,杨启华家被识别为精准贫困户。
在镇村以及挂帮干部的帮助下,夫妻俩身体逐渐好转,杨启华继续做收购废旧物品的生意,天气好,王明会就跟丈夫一起,给他搭个伴,生意也越来越好;天气不好,王明会就在家带孩子、做点家务,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王明会腿脚不方面,但脑子聪明,眼睛和手特别灵巧,没事就用手机百度学习织毛线拖鞋和毛衣,一家人穿的毛衣和拖鞋全是她亲手编织,逢年过节还送长辈和亲友。
2019年,杨启华一家光荣脱贫。修桐楚大道,他家房屋在征用范围。桐楚大道修好后,他家在马元岩拆迁还房安置点获得一套104平方米的步梯房、两套90余平方米的电梯房,一间34平方米的门面。如今,一家人已搬进了漂亮的电梯房,生活非常幸福。
今年10月,王明会看到马元岩社区引进了一家服装厂,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问服装厂的老板娘,收不收她这样的残疾人。老板娘见她真心实意想找事做,便叫她先踩一天的缝纫机试试。王明会吃得苦,耐得劳,不到一天功夫,就把机子踩熟了。第二天,在同事的指导下,很快就开始上手开始制作,现在每天能做好几百件内衣。
“王明会这个员工虽然身体不好,但每天都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工作非常的认真、努力,我们厂里面很多工人看到她这么努力,都自觉的认真工作。”凯来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茂华,开始还不怎么同意招收残疾人,看到王明会这么认真努力的工作,深受感动,表示将在今后的生活中尽量的帮助王明会,以及像王明会一样意志坚强的残疾人。
王明会夫妻俩的故事在楚米镇元田社区和马元岩社区几乎家喻户晓,都纷纷给她点赞。
“王明会大姐非常厉害,她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是她每天来得比我们早,走得比我们晚,非常的勤快,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凯来服装有限公司员工成先毕说。
“杨启华夫妇两人非常勤快非常肯干,生活中,没有‘等、靠、要’的思想,也非常支持我们社区的各项工作。”说起王明会和杨启华夫妇,元田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令狐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面对社区干部以及同事们的赞扬,王明会很泰然。“我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量的给丈夫减轻一点负担,通过我们勤劳的双手把孩子培养好,把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看着帅气可爱的孩子慢慢长大,即将升入初中,王明会心情无比高兴,同时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望。(文/图 彭光杰 杨德厚)
![]() |